山东省淄博六中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学分认定考试试题.doc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学分认定考试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学分认定考试试题课案

2014级高一下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感喟/慰藉 ? ?盘桓/城垣 ? ?模样/模仿 ? ?/菲薄 B./监本 ? ?靡费/披靡 ? ?炫耀/舷梯 ? ?隽永/隽秀 C./熨斗? ? 市侩/ ? 强迫/ ? ?弱冠/冠名 D./间隙 ? ?噱头/戏谑 ? ?开拓/拓本 ? ?档/当铺 ) A.文过饰非 各行其事 委曲求全 蛰伏 B.德高望重 陨身不恤 计日程功 嬉闹 C.一愁莫展 平心而论 迫不及待 烦躁 D.别出心裁 出其不意 沸反盈天 哂笑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国家排在世界第一的是人口。13亿人口的沉重负担向13亿人力优势转变,靠教育,13亿人力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还是靠教育。 B.地铁控制中心通知沿线车站广播告知乘客:因南延线突发事件,请乘客耐心等待,或改乘其他交通工具,经过工人加班抢修,大约十点钟,地铁南延线已恢复正常运营。 C.聂绀弩(1903——1986),现代作家,其入选中学课本的作品《我若为王》选自《聂绀弩杂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 D.以前年纪小,不知道主动完善自己;现在我才深切体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真正含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有的人寻找工作很快获得成功,有的却屡试不爽,效果不尽如人意。 B.基层政府一定要教育党员干部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只要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都要无所不为,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C.举国上下纷纷捐款捐物,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有些企业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他们不感到羞愧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二、(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汉字和书法美的关系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书法艺术本体的根本性问题。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却又总粘连在一起。汉字具有形、音、意三美,音、意二美与书法没有必然联系。书法的书写文本,因文辞意义所产生的文学意蕴无关于书法美本身;唯有“形美”是通过视觉感知的,和书法的关系最为密切。书法美正是以汉字“形美”为基础的艺术升华。 书法作为视觉艺术,其所产生的美都是通过可视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书写的文本虽然直接参与到了书法作品的构建,但仅是作为表现对象、创作素材而已,并不直接关涉书法形式美本身。可见书写文本与书法审美本体无关,也并非书法美的内容。 把书写文本当作书法美的内容显然是说不通的,这样的认识也无利于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睿智的古人对于“书法美的内容”的认识是不曾混乱的,蔡邕在《笔论》中指出,书法要先入形,且要“纵横有可象”,这样的字才能称之为书法。可见书法的内容就是形式美的问题。人们又逐渐认识到只得其形还不够,还需要情感的介入。这个形不是汉字原始客观的形,而是寄寓书法家生命、情感、心性的,经过艺术升华的形。 造成书写文本与书法形式美本身在认识上混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汉字与书法的发展演化出现了重叠和交叉,致使汉字实用功能与书法艺术美不分。隶变前的古文字阶段,汉字与书法很难区分开来,基本上处于合二为一的窘境,书法美始终是依附于汉字实用功能的,其审美功能只是它更加广泛的社会功能的一部分。汉字字体演变终结后,书法获得了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而独立发展的契机,其艺术性得到不断增长,纯粹追求书法美的作品开始涌现,但在一段时间内书法仍难以脱离文字的实用功能。唐宋以后书法反映出突出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的诉求,并有逐渐超越实用、走向纯粹艺术欣赏的趋势。具有纯粹供人欣赏的书法幅式的应用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如竖轴、匾额、对联等。这些幅式是长期展挂于开放的空间专门供人欣赏的。纯粹的艺术美成为书法的核心,甚至是唯一,这种美是“为自身而存在的美”,是对之前“附庸美”的超越,是对书法本体形式美的解放,从此之后书法逐渐变成了专供欣赏的纯粹艺术。 书法已成为纯粹的艺术,其功用就是表现美的、“有意味的形式”,这有益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区分。汉字先天具有的象形性、形式元素的丰富性、形体的可变性和再塑性以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