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中医临证四诊.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中医临证四诊

月记10 浅谈中医临证四诊 高兴松(电编621100) 一、中医四诊的重要性 对疾病的有效治疗,需要有正确的诊断,要做出正确的诊断必须具备正确的诊察方法,我国历代先贤都对此十分重视。 东汉张仲景批评了当时因循守旧,敷衍塞责的医疗作风,他指出观今之医: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唐代孙思邈对医生正确的诊察规范作了详尽阐述,他指出: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侯,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曰参差。虽固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而逞俊快等等。 二、中医四诊内容概要: (一)望诊:包括神、色、形、态、舌质、舌苔 1、望神主要望眼神; 2、望色主要望面色、望肤色、望粘膜色; 3、望形主要望体形,望某些局部病变形状; 4、望态主要望步态、望体态; 5、望舌质、舌苔主要望舌质色泽、胖瘦,望苔的颜色、厚薄等。 (二)闻诊:包括嗅气味、听声音 1、嗅气味主要嗅汗气味、分泌物气味、口气味等; 2、听声音主要听语音、呼吸音、咳声、心音、肠鸣音等; (三)问诊:包括问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1、现病史主要问迫使患者就诊的最痛苦症状,并问出该症状性质、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治疗情况; 2、既往史主要问有无影响现病史诊断和治疗的相关病情,但其他病情也需一一询问; 3、个人史:主要问患者的出生地点,文化程度,婚育性况,生活习惯; 4、家族史:主要问家族中有无相关病情及病情诊治经过。 (四)切诊:包括切脉、切体 1、切脉主要指切寸口脉,切浮、沉、迟、数、弦等二十八种基本脉象; 2、切体主要切尺肤温度,切某些局部病变患处情况等。 三、中医四诊与现代辅检设备的联系 中医四诊是现代辅检设备的启示,现代辅检设备是中医四诊的补充 1、望诊:我们不应局限于只用肉眼直接望诊,完全可以借助显微镜等设备对血液、排泄物、分泌物进行深层次、更精细地望诊,可以借助支纤镜、胃镜、肠镜等进行内脏直接望诊; 2、听诊:应借助听诊器等设备进行内脏听诊; 3、切诊:我们可以借助超声波切内脏的质地、大小等。 四、中医诊与西医视、触、叩、听、嗅诊法的区别 1、中医望诊重视神、舌质、舌苔,西医视诊重视形、态; 2、中医切诊重视切脉,西医触诊重视切体; 3、中医问诊包括嗅气味和听声音,西医听诊只有听声音; 4、中医问诊常以八纲、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辨证纲领为问诊思路,而西医问诊仅以病因及病位为问诊思路。 五、中医四诊操作注意事宜 1、四诊前要显得精神饱满,轻松自然;涵养资深、和蔼认真。 2、望诊时要目光流畅,切忌呆滞久盯; 3、闻诊时要正身静听,切忌侧身他语; 4、问诊时要言语通俗,声音和缓;切忌专业术语,大呼小叫。问诊要细致全面、循循善引,切忌廖廖数语、暗示诱导; 5、切诊时要凝神定气,举止端庄,切忌边切边语,动作粗俗。 2008年12月 2

文档评论(0)

junzilan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