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考场作文如何做到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高考考场作文如何做到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一、考点阐释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中,要求考生所写文章应做到: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就是言之有物,持之有据。也就是用足够的高质量的材料显示文章的主题。如,写记叙文,人物和事件要具体实在,要有完整的典型的事件;写议论文,论据要典型充足,要让事实说话;写说明文,说明的属性要清楚,材料要充分。
中心明确是指文章的观点鲜明而准确。就一篇作文来说,要有一个清晰明白、确定不变的中心,并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率所有的题材。
中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含蓄的,可以是理性的概括,也可以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但它必须是鲜明的。如,写议论文,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反对什么,决不能含糊不清,即做到观点要明确,也就是说要明示出来;写记叙文,中心不能空泛,不能令人不知所云,记叙文中的观点既可以明示,也可以含蓄,也可以是理性的概括,或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二、文章如何做到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高考作文,最忌讳“假大空,捏造事实,无病呻吟,夸大其辞,无的放矢”之作,这也是与内容充实相对立的做法。因为,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就会思路散漫,笔墨不集中,令人摸不到头脑,不知其所以然,当然不会得高分。
要做到内容丰富,中心明确,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调动平时的积累,巧妙组织材料
作文的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方面、书本上和课外读物上。高中生学习紧张,面对的是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很少体验校外的生活,因而,要注意积累书本上和课外读物上的作文素材。同时,要注意搜集、积累历史课本和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如,及时积累“感动中国的十大杰出人物”的事迹、“十七大报告”、“关注民生”、“迎接奥运”等事件和热点,以在作文中巧妙运用。
近年来,一些旧瓶装新酒的文章很容易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有些考生选取楚怀王、屈原、陶渊明、王昭君、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人物,有的写散文,有的写小说和戏剧,其事例的来源大都取材于语文课本和历史课本。还有的考生模仿电影《英雄》《天下无贼》的语言与技巧构思文章,也同样获得了高分。
2、联想、想象,一材多用,精心选材
文章要做到内容丰富,就要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如,学了《我与地坛》,知道了史铁生的母亲是如何关心、惦念史铁生的;知道了史铁生在其母去世后,是怎样读懂了母亲,是怎样感到了内疚的。当你遇到与之类似的作文时,就要发生联想和想象,将与之相近的事件饱含深情地写出来,你的文章自然会打动人心,自然会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有些材料,如,“感动中国的十大杰出人物”的事迹,可适用于许多作文题目,也就是可一材多用。新鲜的材料,可使文章内容丰富、新颖,很容易吸引读者。当然,一材多用应以恰当为原则,不适用的不能强拉硬扯,否则会起到反作用,即写跑了题。
3、材料紧扣中心,中心明确突出
一篇文章要有明确的中心,考场作文不要写多角度的令人费解的文章。为此,写文章时,一定要做到中心突出,不游离中心。如,写议论文最好在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论点精心选材。要注意,议论文可有几个分论点,但中心论点只有一个。
写记叙文、散文,也要围绕中心选取一些典型事件,可借助议论的表达方式和卒章显志的表达技巧等巧妙地点明中心。无论写哪种文体的文章,其中心应做到准确、新颖、深刻。
【高考满分作文】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致墨子的一封信
尊敬的墨子:
这是两千年后的一个学生写给你的信。我不知缘何想要写信给你,只知道我因你而懂得了一个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记得小时候,我无意间从书架的最底层摸到一本古朴的线装书,这便是我与你的第一次“邂逅”。但这第一次似乎并不大美妙,因为从你那黝黑的脸上我看不到一点情感,只有“守不竟,即赴死”的严苛与冷酷。
那时我觉得,你一定不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一定不是个会仰望星空的人。
但终究,我没有放下这本书,而是日益被它吸引。“天下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散发着一股奇特的稻香。于是每每书页翻动,我便仿佛回到那个人人“交相亏贼”的纷繁乱世。
苍茫中,我看到了那塞外骑着青牛缓缓西去的老者,望天吟咏“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望见那杏坛上侃侃而谈的翩翩君子,仰天大呼“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我看到了临淄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的一派繁荣,也见到了楚河上鼓盆而歌的隐士,正陶醉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终于,我一眼望到了你。你并未选择归隐,也不愿去与诸子整日无谓地论战。你只是奔波在华夏大地上,以行者的姿态现于人间,奔走疾呼,救百姓于水火,解万民之忧苦。“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你是如此脚踏实地,你的脚步是如此坚实、不屈。
我终于明白,你并非不会仰望星空,你的繁星是“天下大同”。只是比起那些只知仰望星空,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3第3章第2节流域的综合开发.ppt
-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3第4章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ppt
-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3第3章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ppt
-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3第4章章末攻关.ppt
-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3第4章第2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ppt
-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3第5章章末攻关.ppt
- 高考备考:“诗歌鉴赏”出题角度及答题规范归纳.doc
-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3第5章第2节产业转移.ppt
- 高考备考:四种类型考生的复习方法.doc
- 高考复习专题:仿用、选用、变换句式(共有100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