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议论文审题---标题作文的审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议论文审题---标题作文的审题

高考议论文审题---标题作文的审题 (一)2011年湖北卷 请以“旧书”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先作文题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不少于800字。 ? 【审题提示】 “旧书”属于实物型命题,可能既有本义(或实指义),又有比喻义(或虚指义)。 本义,就是指形式旧的书,或者内容旧的书。从实指意义上可以将“旧书”理解为以前出版或用过的书,它可以是人类智慧、情感、经验的记录和总结。如果从实指义方面写“旧书”,文章可以介绍“旧书”的性质,记叙“旧书”的来历,评析“旧书”的内容,论说“旧书”的价值,或者以“旧书”为线索讲述故事。也可以对“旧书”的现实意义和去留发表自己的看法。“旧书”,顾名思义,有其“旧”的一面,或曰形式,或曰内容,尤其是对“旧”的内容,我们该采取什么态度?对此,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科学的态度,自然是扬弃——吸收精华,剔除糟粕。 比喻义即“旧书”的虚指义,就是指那些具有书籍记载功能的人或物,如老人那饱经沧桑的脸,乡村那古老的石桥,城里那座见证城市兴衰的鼓楼。所以,“旧书”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载体,可以是人,如历史文化中德高望重、饱经风霜的前辈。可以指个人已经历过的人生阶段等。过往的一切都可比作一部旧书。翻开这部旧书, 或回顾人生经历, 或审视“旧我”或鉴往知来,或怀想美好的岁月……从这个意义而言,“旧书”蕴含某种思想、某种情感、某种经验、某种启示或价值等。 从虚指义出发,写议论文,分析作为喻体的“旧书”给人的某种启示,以及这种启示的重要意义。在中国现实生活中,很多“旧书”——古城墙、名人故居、各地民居,在经济发展的巨轮下,或岌岌可危,或被拆毁,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尊贵”的“高尚名宅”。对于这种“撕毁旧书”的行为,我们要毫不留情地批判:我们要呼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保护这些记录我们民族历史的“旧书”。由此可见,即使以“旧书”的题目阐发观点,也要联系现实。此题有重视文化传承的倾向,在这个电脑快要代替人脑的时代,我们不能丢了读书的传统; 在各科目的学习中都存在着急功近利思想的校园,我们不能荒芜了语文的园地;在这个价值多元、铜臭和书香博弈的时代, 我们要保留并享受那一片书香, 要防止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酿成了精神沙漠。所以, 有价值的旧书分明就是文明的载体,精神的财富。“旧书”可称为一道“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的作文题目,是需要当代青年深思而为的命题。 ? (二)2011年安徽卷 请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审题提示】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个作文题是一个规劝大家珍惜时间、积极上进的老套题目,毫无新奇之处。但细细揣摩,审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体现了命题者的良苦用心。 这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型的标题,题目有三个词语构成,要注意题目用的是“流逝”,而不是“流失”、“消失”、“消逝”。“流逝”在词典中只有一个意思,就是“像流水一样消逝”,一般都是用来形容时光,如“时光流逝”、“岁月流逝”等。而“流失”有三个义项:①指自然界的矿石、土壤自己散失或被水、风力带走,也指河水等白白地流掉;②泛指有用的东西流散失去;③比喻人员离开本地或本单位。“消失”是指“(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消逝”就是“消失”的意思。要注意到这些词语的差别。“像流水一样消逝”,意在告诉我们时间的消逝是可见、可感的,“流水落花春去也”,“时光催人老”,“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诸如此类。 其实,该题目最为关键的词语应该是“在”,这里的“在”是个副词,作状语,是“正在”的意思。题目的意思就是“时间正在像流水一样从我们的面前消失了”,“正在”表示一种状态,是进行时态。它表明让考生写的是正在流逝的时间,而非已逝的时间,这一点很关键。 审清题后,可以从下列角度立意 第一,从我们“怎样看待时间在流逝”的角度立意。 考生对“时间”类的命题应该是不陌生的,它往往可以转化成“生命”类命题,毕竟“时间”与“生命”是一对孪生兄弟,能结合命题,谈面对时间的流逝,表达哲理性的思考,这就将写作立意上升到“生命价值”的高度。“时间”与“生命”关联类素材很多,《论语》中的名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苏轼《赤壁赋》的名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还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打开思路,如时间在流逝,什东西会改变?什么东西不会改变?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就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