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材料作文“‘爱语录’时代,打假‘心灵鸡汤’”导写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材料作文 “‘爱语录’时代,打假‘心灵鸡汤’” 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2013年1月9日下午,著名主持人白岩松通过央视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其未在任何网络平台开微博,网上流传的一些借白岩松之口的言论,其实很多并非出自本人。白岩松发表声明后,周立波也发微博澄清“语录”。前不久,有高校教授在微博中引用了所谓的“柴静语录”,遭柴静新书《看见》的官方微博“柴静看见”辟谣。由此可见,网络假语录涉嫌名人众多。
材料二:这是一个“爱语录”时代,人们希望在微博上的“语录”中,获得心灵慰藉。甚至无形中,已经对这些语录产生了依赖。
材料三:网友们将白岩松、崔永元、柴静、张泉灵比作四大“鸡汤盆”,把励志的心灵鸡汤式警句倒在他们的“盆”里,立刻传遍千里。我们应该看到假语录里也有“真话”与“道理”,明确假语录的横行有这个时代人的迷茫,物质急速膨胀,人们幸福感却没有随之上升的追问,更有名人话一句顶一万句,而公众发声却无人关注的无力……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涉及到“多人”和“多解”,从立论角度来说,有几个“人”或“解”就有几个角度。经过提炼三则材料都与“爱语录”时代有关,如何看待名人语录应是我们立意的重点。在审题立意方面,从材料一“网络假语录涉嫌名人众多”可以立意为“要认清谣言,找到真相”;从材料二“人们希望在微博上的‘语录’中,获得心灵慰藉。”可以立意为“心灵慰藉”、“寄托”等等;从材料三“假语录的横行有这个时代人的迷茫,物质急速膨胀,人们幸福感却没有随之上升的追问”可以立意为“物质与欲望”、“幸福感”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选择什么角度,都要联系所供材料分析得出,不可抛开材料,另起炉灶;写作时所供材料不可大段引用,不可反复分析,论证其中有关言论。
例文
“假语录流行”不必大惊小怪
□秦奋
现如今是一个爱语录时代,从胡适日记到白岩松点评时事再到柴静“看见”语录,网络流行的名人名言到底有多少是人工杜撰的高仿品?有网友戏称,白岩松、崔永元、柴静、张泉灵是四大“鸡汤盆”,把励志的心灵鸡汤式警句倒在他们的“盆”里,立刻传千里,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
假语录为什么如此流行?其背后有哪些耐人寻味的社会心理?冷静思考,我们发现“语录的流行”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一方面,在快餐式阅读、即时性交流过程中,人们往往没有时间、没有耐心、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甄别、查证某些话是否是某个名人所言。另一方面,这些伪造出来的名人名言,往往迎合了某种社会心理,譬如对社会、政府、体制的抨击等。人们在阅读这些假语录时,往往有“深得我心”之感,从而产生“我和某个名人的认识是一样的”的自我满足感。假语录的流行是一个时代流行的产物,只要不存在道德层面的危害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
用别人的嘴说自己的话,当然不妥,我们也不排除其中有人是想借助名人的名头为自己微博拉粉丝而来。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之所以那么多人愿意冒充名人,弄出各种各样的“名人语录”,甚至是借助名人之口点评时事,也许并非只是为了虚荣,而是想借助名人的社会影响力,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让更多的人来倾听。毕竟,同样的一句话,从名人嘴里说出来和从普通人嘴里说出来,影响大不相同。
从这个角度讲,一些冒充名人所发表的言论,其背后所体现的真实民意,或许真应该引起关注。毕竟,很多言论,本身就是对当前社会存在问题的看法,对国家一些政策法规的建议,以及对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质疑和批评,其正面价值和意义,不容忽视。
假语录也有真道理,不要一棍子打死。假语录里不乏攻击者,但这些之外,我们更应该看到假语录里也有“真话”与“道理”,明确假语录的横行有这个时代人的迷茫,物质急速膨胀,人们幸福感却没有随之上升的追问……
假语录里有很多反思,更有许多向善的种子,因此面对假语录没必要一棍子打死。如何能够引导人们自己发声,又如何让民众觉得自己的声音受到重视?如何做到政府和民意的良性互动?认识到这些恐怕比打击假语录要有意义得多。
评点这是一篇构思新颖、思维严密的时评文。文章开篇用新闻材料引入话题,然后辩证分析“假语录流行”的原因,最后从道德伦理的层面亮出观点——理性看待“假语录”更重要。全文行文一气呵成,议论分析中透出作者严密的思维过程。语言干练,是一篇优秀的时文佳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