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张力辊检修工法001..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力辊检修工法001.

冷轧厂张力辊检修工法 上海宝冶建设检修邯钢项目部 刘全 1.前言 冶金设备检修项目中经常遇到张力辊的检修,张力辊的检修质量直接关系到生产质量,张力辊的检修质量及安装精度不好,就会造成带钢跑偏,严重的会造成事故停车,从而影响生产。在总结多年张力辊检修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检修工法。 2.工法特点 安装精度要求高 张力辊检修时间短 劳动力投入少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薄板厂各种张力辊的检修。 4.工艺原理 4.1张力装置用于产生过程所需的张力及辅助穿带, 所有辊都带有涂层以降低噪音等级并增加摩擦系数。张力装置配有一个驱动装置,并有抱辊。 4.2张力在冷轧轧制中的作用 冷轧生产中影响变形抗力的主要参数是加工硬化和轧制接触区的摩擦。随着冷轧加工道次的增加,由于产生加工硬化而导致金属的变形抗力逐渐提高,这就需要更大的轧制力来实现冷塑变形,而在冷轧生产采用张力轧制可以降低轧制力。所谓“张力轧制”就是轧制变形是在一定的前张力和后张力作用下实现的,其在冷轧生产中的主要作用就是: 降低金属变形抗力,降低轧制力便于生产更薄的产品; 使带材保持平直和良好的板形; 防止带材在轧制过程中跑偏。 (4)可以起适当调整轧机负荷的作用. 4.3张力轧制对轧制力的影响。 首先,我们从塑性变形原理的角度来分析一下,金属在轧制力作用下的受力情况。如上图所示,在轧制力P的作用下,金属内部单元体受到三向压应力σx、σy、σz的作用,其中σx是水平方向压应力。他们作用的最终结果表现为金属的变型抗力K,当轧制力PK时,金属就发生塑性变形。 轧制力作用的三向主应力状态(压应力) 张力作用下的应力状态 如果在轧制过程中在轧制线水平方向上附加张力S1、S2,如图所示同样会使变形区内的金属单元体产生水平方向的附加拉应力σx1,如果设定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则: |Σσx|=|σx+σx1|<|σx| 由此可知,在附加张力作用下,水平方向的主应力σx减小,因此,金属所表现出的变形抗力K也减小,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的轧制力也相应减小。 综上所述,张力轧制在冷轧带钢生产中,可明显降低所需的轧制力。实验证明,后张力对轧制力的影响大于前张力。 在生产中张力的选择主要是指单位张力S的选择,一般可在S=(0.1-0.6)σs范围内选择。 4.4 运动机构润滑系统(即循环润滑油系统) 由独立的润滑站为运动机构提供压力油,润滑站由油泵、精滤器、油冷器、注油器和小电机组成。 循环润滑油按下列顺序循环: 机身油池→粗滤器→油泵→精滤器→油冷却器→运动机构零件 齿轮油泵由小电机带动,泵盖上装有回流阀,用来调节压力,当泵的排出压力超过额定值时,回流阀自动开启,被输送的润滑油就部分或全部地从压力腔流到机身油池,保证泵的使用。 5.检修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检修工艺流程 5.2减速机箱体齿轮及接手齿面检查处理 为使设备正常运行,常需要对齿轮传动装置进行定期检查修理。可能有下面的情况: 5.2.1当齿面出现擦伤时,应按润滑油生产厂提供的资料在油中加入一些添加剂,而且初期应降低负荷使用。经过热处理的低速齿轮出现初期点蚀的征状时,应使用含Mo的润滑油 5.2.2当齿端有小的崩角或裂纹和齿顶有小块断裂时,断裂的部位如果齿面负荷分布有“吃硬之处,例如齿端接触的情况,那 5.2.4如果齿面有损伤,例如点蚀、胶合或压入凹痕,两头对称的当齿面有损伤(例如点蚀、胶合或压入凹痕)时,常可以把0.02mm,液浴氮化只有几个微米。 5.4.1 装配滚动轴承前,应测量轴承的配合尺寸,按 5.4.2采用温差法装配滚动轴承时,轴承被加热温度100℃;被冷却温度不得低于-80℃。 5.4.3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对于剖分式轴承座,其剖分接合面应无间隙;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在对称中心线的120°范围内与轴承90°范围内应均匀接触,并应采用003mm塞尺1/3。轴承外圈与 5.4.4 轴承与轴肩或轴承座档肩应靠紧;圆锥滚子轴0.05mm,与其他轴0.1mm。轴承盖和垫圈必须平整,并应均匀 5.4.5装配轴两端用径向间隙不可调的、且轴的轴向位移是以两端盖限定的向心轴承时,应留出间隙c。其留出间隙可按下C= Lα△t+0.15 式中 c—轴承外圈与端盖间的间隙(mm); L —两轴承中心距(mm); 12×10—6(1/); t —轴工作时温度与环境温度差(℃)。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向心推力球轴承、双向推1调整;双列圆锥滚的要求。 轴承内径 (mm) 向心推力球轴承 轴向游隙(mm)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轴向游隙(mm) 双向推力球轴承 轴向游隙(mm) 轻系列 中及重系列 轻系列 轻宽中及中宽系列 轻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