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一轮复习必修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ptx

2016高三一轮复习必修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高三一轮复习必修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核心考点突破 核心考点一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2.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注意:区分两个基本特征;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见证;4.全面认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1)性质: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具体体现。 (2)内容: 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3)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 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核心考点二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重要性: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2.含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是指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3.意义: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知识拓展】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包容性 中华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而是在此基础之上有机地吸收境内各民族、各地域文化乃至异域文化后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一种文化。在历史上,中华不同民族的文化,如匈奴、鲜卑、契丹、辽、金、蒙、满等民族的文化,都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来自印度的佛教、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教、西方世界的基督教,也同样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正是中华文化的这种包容性,才使其在历史上历经异族入侵而并未导致文化衰败惨剧的发生。;2、理解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1)“求同存异”,就是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比如历史上中国对所有的外来宗教都一视同仁,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都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自由传播。又如在中国的许多著名寺庙中,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外在象征均供奉于同一殿中,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的一个表现。 (2)“兼收并蓄”,是指中华文化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即在与外来文化交流接触时,既包涵兼容,又始终保留自身的体系和特点。比如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内地以来,长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相互影响、相互借鉴,逐步演变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中国的文化自古就有兼取众长的优良传统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张骞出使西域、玄奘万里取经、鉴真六渡扶桑、郑和七下西洋等,都是中华民族宽厚兼容品质的生动体现。 ;小结:;1.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求同存异,多元一体;2.诗人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说:“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这说明 ①汉字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影响 ②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③汉字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是一脉相传的历史见证 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记载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3.出门在外,最难改的是乡音,最亲切的是方言。方言被称作我国民间文化的活化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方言却日渐式微,流失严重。一些人士和地方疾呼,保护方言刻不容缓,这是因为我国方言 ①魅力独特,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②因时而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③绚丽多彩,是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运用广泛,是不同民族间沟通交流的工具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4.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强调: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文化学者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因为: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的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 ③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④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