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八章土壤微生物.pptx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土壤微生物;树林土壤;土壤在自然环境中的位置;土壤是人类生活、生产最重要的环境之一,也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和生物地球化学物质循环的最主要场所。 土壤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环境载体,特别是微生物在其中发挥的有益或有害作用是卫生微生物学重点关心和研究的内容之一。 ;根瘤;第一节 土壤生境特征 ;一、土壤的固相成分;矿物质中有微生物生长所必须的常量与微量元素,如磷、硫、钾、钠、铁、镁、钙、锌和锰等。 土壤有机质包括有机活体、分解与未分解的有机残体,简单有机化合物、酶和腐殖质,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主要组成部分。有机质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氮和能量来源。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就多,反之则少。 ;有机质的分解与合成示意图;二、土壤的水分;三、土壤的空气;土壤通气程度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动情况。通气不良,抑制土壤中好气微生物活动,减慢了有机物的分解与营养物的释放;通气过分,使有机物分解速度过快,养分释放太快,而腐殖质形成减少,厌气性微生物活动力弱,甚至会中毒死亡。 ;四、土壤的酸碱度;五、土壤的温度; 各类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六、土壤的其他因素 ;第二节 土壤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分布及其卫生学意义 ;一、土壤微生物的来源;二、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土壤生物的主要类群 ; ;1.数量和种类 在肥土中,微生物数在几亿~几十亿个/g;在贫瘠土中为几百万~几千万个/g。 从种类上看,以细菌最多,其次为放线菌、真菌,以及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等。 2.分布 水平分布—不同类型的土壤中所含微生物不同。 直分布—同一土壤的不同深度,微生物的分布不同。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 土壤中的微生物根据其对能源和营养的要求不同,可分为四种营养类型: ; 呼吸类型; 土壤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70%~90%。 特性∶ A.单细胞 B.分裂生殖快 C.个体小(4~5μm),接近于土壤粘粒的大小。 D.以杆菌占优势 E.数量大,每克有几亿到30亿个 10g肥沃土壤的细菌总数相当于全球人口的总数; 土壤中???要的各种细菌生理群: 纤维分解细菌 固氮细菌 硝化细菌 亚硝化细菌 硫化细菌 氨化细菌 在土壤碳、氮、磷、硫循环中担当重要 的角色。;☆ 放线菌也是原核微生物,菌丝比真菌细,菌丝断裂为孢子每克土壤中的细胞数在104~106变动。 ☆ 链霉菌属,占70%~90%;其次为诺卡氏菌属占10%~30%;小单胞菌属占第三位,只有1%~15%。它们的大部分均属好氧腐生菌。 ☆ 产生抗生素,对其他有害菌能起拮抗作用。 ☆ 高温型的放线菌在堆肥中对其养分转化起着重要作用。 ;4.真核微生物 (1)土壤真菌 有170个属,690多个种,分三个类群∶ A.霉菌   土壤中最多 B.酵母菌  土壤中很少 C.伞菌   多在土壤表层;青霉菌落;酵母菌菌落;酵母菌的形态;母细胞;假菌丝;真菌在土壤中的作用; (2) 藻类;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形成的 不可分离的共生体。 地衣在土壤发生的早期起 重要作用。;5.非细胞型生物—病毒;三、土壤微生物的分布;典型花园土壤不同深度每克土的微生物菌落数(cfu/g);四、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危害;未经彻底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和污泥用于施肥。 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含病原体的工业废水进行农用灌溉。 病畜尸体处理不当。 野生动物携带病原体,在迁徙和定居期间的排泄物及患病死亡后尸体,污染土壤。 ;(一)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土壤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只能在土壤中存活较短时间。 炭疽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形成芽孢后能在土壤中生存数年甚至几十年。 有一些抵抗力较强的无芽孢病原菌也能生存较长时间。 土壤一旦污染了这些病原菌,则可成为疫源地,随时可能使人和动物感染相应的传染病。;影响病原微生物在土壤中存活时间; 病原微生物在土壤中生存的时间;(二)病原微生物污染土壤的途径和危害;1. 人-土壤-人方式; 能污染土壤的肠道致病菌有沙门菌、志贺菌、霍乱弧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 ;2. 动物-土壤-人方式 ;钩端螺旋体病 炭疽病 ;钩端螺旋体病;病程;临床表现;炭疽病 ;皮肤炭疽的临床特点;3. 土壤-人方式;破伤风 ;五、土壤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降解;农药和其他农用合成物的转化与降解 ;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 ;;第三节 土壤微生物的检测与卫生标准;一、土壤卫生微生物检测;样品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