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粉制剂与皮肤用药_0
微粉制剂与皮肤用药
【摘要】 中药是祖国医学同疾病作斗争的武器,近年来随着西药的高速 发展 ,旧药不断的更新,各种新药不停的出现,相对于中药的进步就有些滞后,中药的提速为何不尽如人意,还需要斟酌一下。阻碍药剂学的进步还存在不少的 问题 ,主要是:(1)药剂体积过大,服用剂量过多;(2)细菌污染问题严重;(3)吸收显效较慢;(4) 治疗 急症的速效型制剂较少、剂型不全。现在国药的发展正处在不进则退的局面。
【关键词】 微粉制剂 促进吸收 透皮用药 提高疗效
中药是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近年来随着 现代 中药 工业 的发展与临床用药的不断更新,传统的用药方式和现有的剂型亦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目前 无论是传统剂型的拓展,还是新剂型的开发,都有令人不满意的方面,阻碍药剂学的进步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是:(1)药剂体积过大,服用剂量过多;(2)细菌污染问题严重,许多中药制剂原药材往往带有大量的细菌,至今尚缺少既 经济 又不 影响 有效成分的理想灭菌 方法 ;(3)吸收显效较慢,生物利用度较低。如:含有金银花、黄芩、黄柏等原药制成的牛黄解毒丸,在1h内绿原酸仅释放46.69%、黄芩甙47%、小檗碱49.95% 。而将上述药材的浸膏制成的牛黄解毒片,在相同时间内绿原酸、黄芩甙、小檗碱的释放度高达98%、98%、100%。(4)治疗急症的速效型制剂较少、剂型不全。现在国药的发展正处在不进则退的局面。
近年来国内众多药家为解决现存的诸多问题,先后提出了“靶向药剂”、“中药微乳制剂”等各引其说,为拓展中药用药途径方式以提高药物疗效,以下几个方面只是个人理念仅供讨论。
1 纯制精细有效成分,促进吸收速度,减小药剂体积
药物或提取成分,经一定方式的研磨作用使其微粒化,粒径小通过细胞膜的能力增加,吸收速度快,大量的 研究 表明,粒径小于5μm的微粒可通过肺,粒径小于300nm的可进入血液循环,小于100nm的能进入骨髓,纳米微粒更能通过胃肠道黏膜,药物的粒径极微化后,减少药物的溶解、释放过程,使其透皮吸收的生物利用度得以提高。对小鼠的实验研究发现,粒径为100nm的粒子比大粒子的物质吸收率高10~250倍。
2 外部施药简化了用药途径,减少了肝脏、胃肠对药的影响,提高了疗效
通过皮肤或直肠施药,就是药物与局部皮肤接触,穿过角质层,扩散透过皮肤由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吸收进入机体的一种给药方式,它具有3个优点:(1)药物可不受肝脏和胃肠道的“首过效应”的影响,药物利用度高,可减少药物对肝脏、胃的损害,同时可避免药物在肝脏、胃肠道内的降解或失活;(2)可按需要的速率将药物透皮输入体内,血药浓度保持恒定; (3)透皮吸收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控制释放给药系统,使用方便、深得患者欢迎的药剂。
微化制剂与外部透皮吸收,就是将药物微粒化后通过皮肤进入体内大循环,或直达病灶发挥作用,是药物与皮肤先发生关系,需要对皮肤的生理结构加一阐述:正常人的皮肤是由表皮、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三部分构成。表皮在皮肤的最外层,由外到里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及基底层等,棘层及基底层又称为生发层。角质层的最外层细胞不断脱落,生发层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向表皮推移,逐渐角质化成新的角质层细胞。充满了角蛋白或纤维状蛋白的角质层细胞质致密交联,成为防止水分蒸发及抵御外来物质进入的屏障。表皮内无血管,药物不能吸收,真皮内有丰富的毛细管、淋巴管、神经、皮脂腺、毛囊及汗腺等,皮脂腺多与毛发并存,开口于毛囊上部。汗腺导管贯穿于真皮中,开口至表皮,真皮下为皮下脂肪组织,其中有许多血管、淋巴管、汗腺。真皮与皮下组织对药物穿透阻力小,药物进入后易为血管及淋巴管吸收。药物的经皮吸收现在认为有3个途径:(1)完整表皮:表皮具有类脂膜的性质,脂溶性药物以非解离型透过皮肤,解离型药物较难透过。(2)毛囊、皮脂腺:毛囊、皮脂腺开口于表皮,进入毛囊口及皮脂腺的药物能通过毛囊壁及皮脂腺到达真皮或皮下组织。皮脂腺分泌物是油性的,有利于脂溶性药物透过。(3)汗腺:大分子药物和离子型药物可通过汗腺及毛囊、皮脂腺途径转运药物。药物透皮吸收,可通过完整的表皮、角质层细胞间隙、毛囊、皮脂腺及汗腺来实现。虽然皮肤细胞是类脂性的,非极性较强,一般脂溶性药物较水溶性药物更易穿透皮肤,但其组织液却是极性的。因此既具有一定的脂溶性又具有适当的水溶性的药物其穿透力最强。此外,通过选择皮肤角质层薄、毛孔多的部位或适当穴位,增加皮肤角质层的水合作用,用乳剂型基质,添加表面活性剂、渗透剂,也能促进药物透皮吸收。
透皮吸收剂的组成一般有,背衬膜、含药基质、胶粘剂和保护膜等数层结构,按其结构可分为贮库型和骨架型两大类。贮库型制剂是指药物被控释膜包裹成贮库,由控释膜或其他控释材料的性质,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骨架型是指药物分散在聚合物骨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巫山淫羊藿叶中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doc
- 巴布剂的研究进展_0.doc
- 布鲁氏菌病蒙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_0.doc
- 市属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与思考.doc
- 帕金森病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的药物治疗.doc
- 巴马瑶族自治县居民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评价.doc
- 帕金森病的中西医治疗.doc
- 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中药结合针灸治疗.doc
- 带状疱疹初期误诊28例临床观察_0.doc
- 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别控制的两种.doc
- 白天晚上教学课件.ppt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事业单位招聘急需紧缺岗位目录(第一批)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画西瓜教学课件.ppt
最近下载
-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模拟专题.doc VIP
- 《教父(1972)》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ABB喷涂机器人生产节拍提升的改进实施工艺方案.pdf VIP
- 航天电器产品手册y50系列电连接器.pdf VIP
- 2025年广水市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85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二年级语文暑假习题二.doc VIP
- 房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样本合集(207页).docx VIP
- 2018-2024年海峡杯数学竞赛真题及答案(二年级).pdf VIP
- 数据处理与信息共享合作协议.doc VIP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化学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