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2088课程名称:中医护理学总学时:36理论学时:33实验学时:3适应专业:护理中等专业教材:中医护理学,赵从玲主编,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参考教材:2、临床常见病护理: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赵从玲编写;3、诊断与辩证:内蒙古医学院护理学院韩新荣编写;4、病因病机:黄河科技学院李高申编写;5、方药施护:宁夏医科大学高职学院赵淑红编写;6、阴阳五行学说、中医护理原则:首都铁路卫生学校郭晖编写;7、藏象: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何长杰编写;8、针灸推拿疗法理论: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等卫生学校黄富献编写。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预防、保健、康复贺治疗的活动。《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阐述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护理原则与方法。本课程既突出了知识的实用性和技能实践性,重视理论知识系统性,又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引入了现代护理学的思想及概念,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中医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常用技能。为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医护理的高级人才奠定了基础。学习任务《中医护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其中针灸、拔罐、推拿、刮痧法等是中医基础操作技能的特色,这些实验不仅是中医护理学基础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护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习目的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中医护理理论知识,掌握各种中医护理基础技能操作,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并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和技能,按照中医护理程序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实施护理,成为德才兼备的实用型人才。四、学时安排授课内容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备注1、绪论222、阴阳五行学说223、藏象774、经络225、病因病机446、诊法与辨证541脉诊实验7、中医护理原则118、方药施护669、针灸推拿疗法422腧穴定位、推拿手法10、临床常见病护理33总计36333考核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成绩构成:理论考试90%,平时成绩10%五、课程基本内容绪论【目的要求】掌握中医学的特点: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二、熟悉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三、掌握中医学的学习方法【教学内容】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1、《皇帝内经》现存的中国医学史最早的典籍,为中医护理学奠定了基础2、《神农本草经》 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早期就对药物进行了分类3、《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著 丰富和发展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二、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体与自然密切相关 3、人体与社会和谐统一(二)辨证施护 辨证——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症候。 施护——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三、中医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1、明确学习目的,牢记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职责和医德规范。 2、讲究学习方法,从整体出发,运用好“阴阳”“五行”等朴素的辨证方法论,牢记脏腑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药勤思考、善总结。 3、结合“四诊”,运用经络,学会针灸、推拿等技术和饮食调护,对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和全方位的护理。【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2课时 阴阳五行学说【目的要求】阴阳的基本概念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三、五行的特性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教学内容】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三、(一)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说明人体病理变化 4、用于疾病的诊断 5、确定治疗原则(二)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木具有向上、向外舒展的特性。 2、“火曰炎上”火具有发热、温暖、向上的特性。 3、“土爰稼啬”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 4、“金曰从革”金具有刚硬、变革、沉降的特性。 5、“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趋下、闭藏的特性。 (三)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脏腑之间的生理联系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3、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教学形式】多媒体授课【教学时数】2课时藏象【目的要求】五脏、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二、气、血、津液的生成及功能三、气与血的关系四、脏与腑的关系【教学内容】五脏心部位:居于胸腔之内,与小肠互为表里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血脉 ?主神明 ?系统联属:在窍为舌,在体合筋、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肺部位:位于胸腔,位置最高,与大肠互为表里关系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气、司呼吸 ?主宣发、肃降 ?通调水道 ?朝百脉、主治节 ?系统联络:在窍为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志为悲,在液为涕脾部位:位于中焦,膈之下,与胃互为表里关系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