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要点

《爱莲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辨识“之”“焉”的不同用法。 2.了解 “说”的特点。 3.学习借物喻理、托物言志和言简意丰、文笔多变的写法。 【重点难点】 1.领悟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从中获得的启示。 2.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顺课文,积累文学常识,掌握生字词((学习方法:参考课下注释,查阅有关工具书) 1、查字典,积累生字词,注意字词的音形义。将重要的字词抄写在下面。 2、熟读课文至背诵,默写两句自己喜欢对偶句。 二、读通课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用法,疏通文意。 三、学习过程 1.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3.你读了作者描写莲花的这些句子之后,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 4.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7.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8.归纳本文的主题。 【自学检测】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2分) 可爱者甚蕃 (???? )?? 晋陶渊明独爱菊(??? )? 世人甚爱牡丹(???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陶后鲜有闻(???? ) 解释“之” ①水陆草木之花之:?????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③无丝竹之乱耳之:?????????????? ④何陋之有  之: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三.按课文填空。 1、《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著名的??????? 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 。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原因是:???????????????????????????? ? 《芙蕖》教学案 【学习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本文运用拟人、对偶、顶真、反问等修辞手法。 3学习文章合理安排材料、灵活使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写作方法。 4体会作者对荷花的赞美、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李渔(1611——约1679),清代戏曲理论家、作家。字笠鸿,又字滴凡,号笠翁,又号觉世稗官、别署笠道人、随庵主人、新亭樵客、澹慧居士、湖上笠翁等,时有才子之誉,称李十郎。原籍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县),生于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县)。曾居杭州10年,后又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达20年,经营书铺,名“芥子国”,以刊书闻于时。所作传奇《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全称《笠翁十种曲》。另有短篇小说集《十二楼》(一名《觉世名言》),诗文杂著《李笠翁一家言》等。 一、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 1、①学生听配乐朗读,问第一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中“照映” 和“埋伏”在哪里?找出总起全文的一句,并回答全文抓住了这一句中的哪两个字来写?(可人)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芙蕖的可人的?(可目、可鼻、可人、可用)本文中哪一段话总结了上文?这一自然段的句子各照应了2-5自然段哪些方面? ②写作文要做到“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且“节节俱欲想到”。作文如同编戏,必有“主脑之人”、“主脑之事”其它的人只是“陪宾”(陪衬,起衬托作用)。 ③本文中“主脑”为何?“陪宾”为何? 2、①读第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