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菜价起伏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菜价起伏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近日,京沪浙鲁豫等地区蔬菜价格迅速下跌引发各方关注,各地各个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维护菜价稳定和市场平稳运行。近年来,蔬菜市场出现“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也促使人们去思考在此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从各方报道数据,以及各方评论可以初步推断农民个体生产无序性、农民个体生产资料落后、游资炒作以及流通环节成本四方面因素是导致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 在此次蔬菜价格迅速下跌的品种中,以大白菜、油菜、菠菜、大蒜四品种尤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该品种蔬菜价格在高位运行,促使农民个体大面积种植,导致供求关系转变为供大于求,致使价格大幅度下跌。正如新华社报道“2009至2010年大蒜价格飞涨,一时间价格达到了8元/斤的历史最高值。随后,由于2009年大蒜价格的疯涨,致使2010年的大蒜种植面积增加。但目前由于国内大蒜价格偏高,大蒜的出口量也有所减少,大部分大蒜的收购商也不再盲目地囤货。造成目前大蒜滞销,供过于求,价格大跌”。 农民个体生产的无序性很大一部分又是由于农民个体生产资料落后、匮乏、科技含量不高,生产信息闭塞导致的。在此次蔬菜价格迅速下跌,大部分农户面临亏本的情况下,有部分农户依然有得赚。据环球网报道 “在三水的10多户种植户中,也有少数几户人家是没有亏本的,曾升华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在菜贱伤农的情况下仍然有赚。为此记者跟随缪回春走进曾升华的田里,原来与其他菜农多种植生菜、包菜、芥菜、小白菜、上海青、油麦菜不同,曾升华种植了时下比较少的甜菜心。曾升华说,与其他甜菜心不同的是,他的菜心采用一种叫“茶菇”的有机肥进行种植,口感比较好,因此卖价比较高”。 农民个体生产资料的落后,为数目巨大的游资进入农产品领域炒作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由于资金雄厚,能够拥有先进的冷库储藏设施,使得大量囤积农产品成为可能,时下网络上流行的“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疯”、“姜你军”、“糖高宗”、“苹什么”就是在此种状况下出现的。也许是对这种状况的预知,2008年10月份,济南启动了蔬菜应急保供储备机制,共确定了16个蔬菜保供基地、3家蔬菜保供市场和2家蔬菜储备单位。 上述四方面直接因素中,尤以流通环节成本为甚。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蔬菜从田间地头的生产到市民餐桌消费,往往要经历采摘、运输、批发、零售四个环节,最终导致高额菜价,市场价甚至比田间要贵10倍,例如,地里卷心菜才八分,市区的却八九毛。“农超对接”是解决该问题的很好方法,但却常因农民个体生产量较少而作罢。 综上所述,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个体户形式的生产方式原始、粗放,农民依然进行这无序生产、听天由命、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这与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精细化的发展方向是背道而驰的,这也是现阶段农村土地所采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所在。 2008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主体。”也说明了,只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很难适应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土地制度经历了三个大的不同时期,分别是50年土地改革,耕地平均分配给农民的私有制时期,合作化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时期以及改革之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合作化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由于不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于1982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代替。 虽然现在农村土地仍使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部分地区农村土地的流转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流转方式有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还有转让永久使用权获得一笔资金或者成为某企业的债权人。兹以为,在没有转变农民身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完全建立的前提下,丢失本集体土地使用权,在未来的不长的时间里可能丧失谋生方式,从而造成该地区社会的不稳定。在没有具体制度保障的前提下,土地流转应当只进行有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托管,本集体农民对本集体土地经营权只可进行有限时间内的转让。 其实,现阶段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兹以为已经达到适应合作化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所要求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理应在这些地区建议推广新型合作化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 在笔者所经历的人与事之中,可以很好地支撑此观点。笔者的一位东莞同学家乡采用类似的发展方式,获得很好效果;笔者在湖南凤凰县旅行中发现,两个相邻的地方,一处采用类似方法,发展旅游文化,获得了很大发展,而另一处村民采用各自为政的方式,发展明显落后于前者。 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都应当以本地区农民的利益为核心出发点,适应、推动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