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妙笔点染写景物
妙笔点染写景物
妙笔点染写景物
中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世界文化史上最早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其艺术成就,不仅突出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而且景物描写也富有特色, 既有三言二语 的妙笔点染,简明白话的传神勾勒, 也有借助诗词韵语诗化描写,堪称是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中国古典小说写景艺术的一个高峰。为引领同学们从《水浒传》中汲取描写景物技巧等方面的营养,让我们一起走进水浒,学习借鉴景物描写的方法。
一、三言两语 妙笔点染
《水浒传》景物描写内容广泛, 从人间的民俗风物到梦幻中神地仙境, 从阴晴雨雪、风云雷电到荒坡野岭、山川湖海, 从亭台楼阁、宫殿庙宇到村庄山寨、陋室草屋, 从鸟兽花草到城镇市井等。但作者无意为写景而写景,为了表现人和事而点缀景物,往往三言两语,妙笔点染,把景、人和事,构成一幅图画。所谓点染,原是绘画的一种常用技法,后来被成功地移用到写作中。即先点出中心物象,然后就其上下左右着意渲染之。
例如,《水浒传》第十五回中,作者这样写石碣村景:
只见枯桩上缆着数只小渔船, 疏篱外晒着一张破鱼网。 依山傍水, 约有十数间草房。
作者先点出中心物象石碣村,对一个渔村来说, 可写的东西很多, 但富有特征性的莫过于渔船、鱼网和草房了,作品抓住这几样东西,染出渔村的特征。而且这寥寥几笔, 还有力地衬托出居住主人的生活境况和社会经济地位。
点染法, 用语少,笔墨省,却有神韵、有情趣、有风味。从目的上看,着眼点在人不在景,是为人而设景 。从方法上看, 是着重对富有特征的景物或景物的特征性作传神而简略的勾画。因而点染具有形象的高度集中的概括性。
二、诗词韵语诗化描述
用诗词韵语的描写景物,不但语言生动, 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且是作品文采斐然。如,《水浒传》第六十二回,卢俊义被发配去沙门岛的途中, 所描绘的悲秋景色:
那堪又值晚秋天气, 纷纷黄叶坠, 对对塞鸿飞, 心怀四海三江闷,腹隐千辛万苦愁,忧闷之中,只听的横笛之声。俊义吟诗一首:
谁家玉笛弄秋清,撩乱无端恼客情。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
这里用诗词韵语,借助玉笛悲鸣之声的渲染, 写尽了萧飒静寂的秋色, 且深沉有力地供托出 断肠人 卢俊义备受冤屈, 落难怨愤的心绪。
又如,第四十四回里的饮马川景色:
一望茫茫野水, 周回隐隐青山。几多老树映残霞, 数片彩云飘远怕。荒田寂寞, 应无稚子看牛,古渡凄凉, 那得奚人饮马。只好强人安寨栅, 偏宜好汉展旌旗。
这突出了 茫茫野水 ,古渡凄凉 的特征性事物, 写了山水的秀丽, 又传出一片寂寞的意味,并反衬出梁山英雄不甘寂寞,偏宜展旌旗的情怀。
有时,作者还引用前人优秀诗词,为作品的景物描写增色添彩。
三、以人物观景 融入感情
《水浒传》景物描写的一大特点就是由人物的眼睛看出,随着人物视觉的移动,空间景物逐一显现出来。作者尽可能避免直接叙述。这样既增加了景物的生动性,又自然流露出了人物的主观感受和性格色彩。
如,《水浒传》第十回,写林冲上梁山时登岸所见:
林冲看岸上时, 两边都是合抱的大树, 半山里一座断金亭子。靠着山口才是正门, 两边都是耳房。
这里作者通过林冲的眼睛第一次正式描写梁山泊的形势,这样写,一是避免了平铺直叙客观 描写的乏味;二是具有特定的审美意义。此时林冲,已有国难投,有家难归。梁山泊是他打算从此安身立命的地方,故不能不在胸中多次揣测它的样子。上岸时冷眼查看,是他的心思,是他的精细。
由于人物心境和眼中所关注的东西不同,即使大致一样的景物,在不同人物的眼里便会有不同反映,
由此起到以景衬情的作用。
如,第四回写李忠、周通引鲁智深游览桃花山, 鲁智深看了道:果然好险隘去处鲁智深是一个胸襟博大的英雄,但又是一个目不识丁的莽汉,他对山水虽有无限的感受,也只能用喝采惊叹的只言片语来表达,而无法仔细分鉴。唯独这样,方是粗鲁大汉,方是粗鲁大汉胸中的山水。
而第三十二回里宋江游清风山,则是另番笔墨,写得比较从容充分,带有欣赏山色的意味。
从人物眼里看 景物的描写法,有其独特魅力:好像是人物在诉说自己的见闻、感受,不仅使景物本身有动 感,使情景交融,而且有助于读者和作品中人物的交流感情。
四、融入情节,以叶衬花
茅盾先生曾说过: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了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如,《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将景物(风雪)描写同人物的行动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揉合在一起,此环环相扣,推动情节发展: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屋才会被压倒,林冲才被逼到山神庙安身;才听到陆谦等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