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涝隧洞开挖支护专项方案课件.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阳山县太平镇白莲 洪涝灾害治理工程 排涝隧洞开挖支护 施工专项方案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阳山白莲洪涝灾害治理工程项目部 二○一五月二月一十四日 批准: 审定: 审核: 编写: 第一章 总 概 述 1.1 工程概述 1.1.1工程简介 阳山县太平镇白莲洪涝灾害治理工程位于阳山县太平镇境内,太平镇位于阳山县南部,西与怀集县相连,东与清远市清新区相邻,区内有省道S114通过,交通便利。 ——白莲水。七拱河为珠江流域北江水系的二级支流,发源于与怀集县交界的石羊楼山,流经白莲、太平、七拱、杜步、水口等镇,于阳城镇水口村汇入连江。流域集水面积845km2,河长61km,总落差966m,河道平均比降2.84‰。主要支流有沙河、鱼沙坑及白莲水等。白莲水主要通过地下河道排至牛鼻岩以及通过白莲排涝灌溉隧洞排至清水河后汇入七拱河主流。白莲水和清水河均属山区性河流,河床坡降陡,洪水历时短,暴涨暴落。白莲水集雨面积86.1km2,河流长15.97km,河床平均坡降0.0091;清水河流域集水面积34.0km2,干流河长13.3km,平均河床坡降0.019。 白莲片区由于地形较为特殊,中间盘地比较低,周围山体较高,洪水仅靠天然溶洞以及白莲排涝灌溉隧洞进行排泄,每年该洪涝区均饱受洪水的侵扰。特别是2014年5月20日20时~27日19时,该涝区降雨总量共571.8mm,5月20~27日7天径流总量为3971万m3。涝区内形成库容约为3200万m3的“石崆湖”,最大水深到达10m。白莲、湖垌、大清3个村委会共27个村小组,受灾人口4567人,耕地面积5100亩受灾。洪涝区内受淹时间为20天,国民经济及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严重。 为改善白莲洪涝区的排洪状况,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广东省水利厅等领导的指示精神,白莲洪涝灾害治理工程需要于今年枯水期开工,明年汛期前基本完成,并确定本工程为应急工程。白莲洪涝灾害治理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为:扩建排涝隧洞;上游白莲垌内部分河道清淤、疏浚,保证行洪顺畅;排涝隧洞出口下游的清水河清淤、疏浚,部分河段修建护岸,提高河道过洪能力。 1.1.2 白莲排涝隧洞工程设计概述 (1)2.92km,断面为城门洞型(宽×高)2.4m×3.2m,扩建后的无压隧洞断面为城门洞型(宽×高)5.0m×5.0m,底坡1/750。 (2)进口闸室重建:拆除原有闸门启闭机室,在进水口依次布置交通桥段、安全栅、事故检修闸门、工作闸门等,进水口交通桥、闸门段总长16m,检修平台高程314.2m,在上方布置闸门启闭机室及值班休息室。 (3)加固出口建筑物:拆除旧混凝土挡土墙,增设贴坡式混凝土挡墙;对原出口明渠增设护底混凝土。 1.2 地形地质 根据现场查勘情况和上述围岩分类原则进行推测:Ⅲ类围岩总长度为2162m,约占隧洞长度的73.9%;Ⅳ类围岩总长度为202m,约占隧洞长度的6.9%;Ⅴ类围岩总长度为561m,约占隧洞长度的19.2%。隧洞围岩以Ⅲ类为主,次为Ⅴ类及Ⅳ类围岩,在出口段、断层部位及溶洞段为Ⅴ类围岩。 1)进口段 进口段均为弱风化灰岩,嗽叭口直接接冲沟,根据设计资料,基础为弱风化岩,覆盖层较薄,约2m左右;右侧山坡坡度30度~45度,较陡,从上向下为1m左右坡积层,1m左右全风化和2m左右强风化,以下为弱风化灰岩,弱风化灰岩里溶洞、溶蚀发育,溶洞洞深1m~2m,无充填,溶蚀面厚0.2m~0.5m,强风化状,工程地质条件一般。洞脸边坡为反向坡,地层为中倾角,但岩体破碎,稳定性一般,在施工过程中局部会加强边坡支护处理。进洞口弱风化岩,进洞点上覆弱风化岩厚约20m,弱风化带夹有较多强风化夹层及溶洞,部分溶洞充填砂砾岩,部分无充填或半充填,风化不均,中陡倾角裂隙发育,相互切割,岩石破碎,进洞口段0m~32.665m为Ⅳ类围岩,地下水位高程约308.5m,设计进洞底板高程约305.6m,成洞条件一般。根据地质情况,按锁口锚杆加钢拱架支护进洞。 2)洞身段 洞身段埋深13m~184m左右,位于弱风化岩中,上覆弱风化岩厚度8m~180m,岩体完整性一般,局部夹有全~强风化夹层,岩石透水率较低,但部分洞段发育大小溶洞,溶洞充填泥砂、碎石,透水率高;通过隧洞线发育二条断裂构造f1、f2,宽1m~4m,全~强风化状,胶结差,有渗滴水现象,且f1、f2与洞线夹角40度,对围岩稳定影响较大,围岩条件较差;洞身段以Ⅲ类围岩为主。 2)出口段 设计出水口底板高程约301.2m。根据隧洞出水口剖面分析,隧洞出口布置在强风化粉砂岩中,下伏隐晶质燧石结核灰岩,出洞口坡积及全风化土层薄,约0.5m~1m,岩体强风化较深,强风化带厚度约17.6m~26.8m,间夹较多全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