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钱穆佚文《对于章太炎学术的一个看法》——兼论钱穆对章太炎评价之转变.pdf
· 图书馆工作 · 2016年 第3期
钱穆佚文 《对于章太炎学术的一个看法》
— — 兼论钱穆对章太炎评价之转变
陈开林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2)
[摘要] 钱穆1936年 l1月26日在燕大历史学会讲座,内容由学生记录,后以 《对于章太炎学术的一个
看法》为题,刊于 《史学消.~}1936第1卷第3期。该文乃钱穆佚文,全集失收。通过内容比较,《对于章太炎
学术的一个看法》乃 《余杭章氏学别记》一文的雏形,二文对章太炎颇多赞词。然而钱穆晚年所写 《太炎论学
述》则对章太炎颇致不满,原因当与钱穆的文化保守主义相关。稽考钱穆著述,当以其早年 《国学概论》书中
对章太炎评价最为公允。
[关键词] 钱穆;章太炎;辑佚;人物评价
章太炎(1869—1936),字枚叔,后易名为炳麟, 一 、 《对于章太炎学术的一个看法》
号太炎。浙江余杭 (今浙江杭州)人。清末民初民 《史学消~,}1936第 1卷第 3期载有钱穆演讲
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生平治学堂庑极大, 文稿 《对于章太炎学术的一个看法》]2~,文题下注
著述甚丰。并且门人众多,多有成就,有 “章门弟子” “钱宾四先生讲,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廿六 日在燕大历
之美誉。由于章太炎是一位 “有革命业绩的学问 史学会”,文末注 “文颖、文飞合记,以文误意,笔者 自
家”,一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因此,无论是在生前, 负”。兹录文如下:
还是死后,他都一直是思想界、学术界评议的热点人 太炎先生的学生范围很广,我对太炎的认识又
物,毁誉参半,颇难定论。 很生疏,今天所讲的只是个人对于太炎学术的一个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中国 看法罢了,本来我想写一篇论太炎学术的文章刊于
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一生勤于著 拙作 《三百年学术史》上,此时倒可以籍之整理一下
述,多有创见,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 “史学 材料。
四大家”J2。其作品单行出版甚多,后汇编为 《钱 (一)太炎学术的各方面——
宾四先生全集》,台北联经出版社 1998年刊行。大 A.小学:包括方言,音韵,小学等,但专家之学
陆方面,九州出版于2011年亦整理出版了 《钱穆先 不足以限太炎。
生全集》。由于单篇文章载于不同刊物,较为分散, B.文学:太炎的文章极著名,别具一种风格。但
搜罗不易,整理结集难免有所遗漏。对此,学界时有 他最看不起文人,他对唐宋以后无内容的文章都看
补辑 。新发见钱穆演讲稿一篇,迄录如下,并略作 不起,他的文章是重朴实而不重浮华。其实他是重
考释,以供学界参考。 学而不重文的,他的文章有二特点:
①刘桂秋 《新发现的钱穆佚文与子泉宗长书》,《江南论坛》21305年第4期,第58—59页;赵灿鹏 《钱穆早年的几篇佚文》,《读
~}2OlO年第3期 ,第128—129页;李秀伟 《钱穆先生佚文六则》,《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5年第5期,第58—6o页;楼培 《浙大抗
战西迁时期钱穆佚函一通》,《浙江大学学~}2016年第 1期,第158页;陈开林 《钱穆佚文我国的边疆与国防》,《图书馆工作》
0216年第2期,第67—72页;陈开林 钱《穆佚文荀子篇节考》,《临沂大学学~t)0216年第4期,第30—35页。
68
· 图书馆工作 · 2016年 第3期
A.学者的文章,不加一句浮文和空论,他以为百年以 永远可保存的国粹”,他答 “历史是可永保之国粹”。
前学者,惟患琐碎,今正患衍壮论。 B.平民主义的历史观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非煤矿山井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标准 GB/T 51300-2018.docx VIP
- 体操理论课专用课件.ppt VIP
- 中职英语(高教版)教案:Unit1-Festivals-around-the-world(全6课时).pdf VIP
- 房屋建筑工程常用模板及支撑安装标准图集.pdf VIP
- 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公开课精品讲堂(统编版2024).docx VIP
- 《艺术与审美》教学教案.docx
- 分红保险知识问答.doc VIP
- 热控检修规程(最终版).doc VIP
- 湖南大学《遗传学》课件-Chapter2Mitosis and Meiosis.pptx VIP
- 25年-《背诵宝典》-中级-会计实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