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地理修二知识点复习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一节 人口数量变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 决定性影响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2. 其他影响因素:人口基数。
3. 时间特征:近百多年来增长迅速。
4. 空间特征:存在地区差异。
5. 两类国家人口增长情况比较:
两类国家人口增长情况比较 自然增长特点 增长快慢的原因 今后变化趋势 经济发达 人口数量比 发达国家 增长缓慢 社会福利保障完善 较稳定,一 教育文化水平高 些国家还会 生育观念淡薄 逐渐减少。 政治上独立 采取控制人口 发展中国家 增长较快 民族经济的发展 的措施,人口增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长将趋于缓慢。
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 构成指标和类型:
① 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② 类型: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增长迅速。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
2. 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3. 空间差异:
① 发达国家已步入现代型。
② 我国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源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③ 世界仍处于传统型像现代型过渡。
注:人口增长图,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迁移
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判断依据:居住地的变更,时间的持续性(约一年以上),超越一定行政界限。
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特点:
① 二战前,伴随地理大发现,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② 二战后,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人口迁移特点: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人口迁移特点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地区 新中国成立到20 计划经济, 有计划 无 世纪80年代中期 严格的户籍管理 有组织 20世纪80年 改革开放 自发, 从农村向城市 代中期以来 数量大 从内地向沿海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淡水、矿产等。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
政治、文化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和宗教等。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注:人口迁移图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一般地说,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环境人口容量:
⑴ 影响因素:
正相关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
反相关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其它:社会分配制度。
⑵ 估计值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二. 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估计值不确定。
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形成原因:集聚效应。
主要功能分区:
① 住宅区: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分化: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② 商业区:位置:市中心、干道两侧或街角路口。
形状:点状、条状。
特殊形式:CBD中心商务区。
特点:建筑物高大稠密。
③ 工业区:运输量大 → 寻求交通便捷的地带 →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形成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教等。
⑴ 经济因素:① 距市中心远近
② 交通便捷程度
⑵ 社会因素
⑶ 历史因素
⑷ 行政因素:如我国的经济开发区多是先建基础设施后招商引资。
空间结构不断变化和发展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付租水平:商业区变化最急剧,工业区变化最和缓。
注:风玫瑰图、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城市的不同等级
等级划分标准:
① 超级大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
② 特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
③ 大城市:人口50~100万
④ 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
⑤ 小城市:人口20万以下
⑥ 城镇型居民点:县城、建制镇、工矿区
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城市发展的条件:地形、资源、交通。
城市等级体系
特点: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彼此间间隔越大。
原因: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注:枣强镇图、上海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课件.pptx VIP
- 2025秋教科版(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家》教学设计.docx VIP
- 英语口语8000句(最全版本).pdf
- 妇产科-自然流产教案.docx VIP
- 医院耳穴学习班国标考核试题.pdf
- 《活动挂物架的制作--定位和钻孔》ppt劳技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云南怒江州福贡县义务教育教师专项招聘6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标准新版.pdf VIP
- 2025年秋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docx
- 2025怒江州福贡县义务教育教师专项招聘(6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