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正规药品.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辨别正规药品 很多市民担心买到假药,那么正规的药品究竟该如何鉴别呢?其实只要记住四点就行。   药品必须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发给药品批准文号后才能生产和销售,自2002年12月起,国家取消地方药品批准文号,统一使用“国药准字”,药品的外包装及标签上都印有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Z、S、J)+4位年号+4位顺序号,H代表化学药品、Z代表中药,S代表生物制品,J代表进口药品。   第一,认国药准字。查询批准文号可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或咨询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二,认生产厂家。正规药品必须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便于消费者联系。   第三,认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   第四,看包装说明书。正规药品包装必须按规定印或贴有标签并附说明书,标签或说明书上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成分、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储存、执行标准等。   识破这些骗人伎俩   经过药品监督部门的打击,药品市场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非药品冒充药品、销售假药等现象仍然存在,且手段多端,市民难以鉴别。本报特整理了七大骗术,希望市民能够多加鉴别,保障自身的用药安全。   骗术一:真假李逵   凡是没有“国药准字”批准文号的产品,都是非药品,市场上的一些“非药品”,包括一些食字号、健字号、消字号或无任何批准文号的产品,以各种形式冒充药品。   花样一:包装与药品包装相似   花样二:名称与药品名称相同或相似   花样三:在名称、标签、说明书、广告上宣称或暗示具有治疗疾病作用   提醒:对于非药品冒充药品的情况,如果一时难以辨认,简单的方法是认准产品外包装上是否有“国药准字”批准文号,如果没有批准文号,或不是国药准字批准文号,都为非药品。   骗术二:笑里藏刀   有些商家为了推销产品,以免费体检、免费赠送产品或纪念品为诱饵,以组织文体活动、外出旅游等为幌子,大打亲情牌、公益牌,一旦消费者陷入商家精心设计的“情网”、“公益网”,往往难以自拔,“自愿”成为商家的“鱼肉”。   案例:2009年7月14日汴梁晚报——街头医生的真情告白。记者走访了一位“街头”医生,听她讲述了2004年到2008年参与的某保健品虚假宣传过程。她说每天早晨六七点钟找到老人聚集的场所,如菜市场、公园、小区,碰见老人就忽悠他们免费量血压、测血糖,然后让老人留下联系方式,之后给他们打电话,宣称某保健品专治高血压、高血糖,无副作用,且对身体有益。由于“药托”说得天花乱坠,把药效夸大,致使一些老人经不住软磨硬泡,花大价钱买下保健品。如果吃了一段时间没效果,还劝老人减少其他药品的服用剂量,继续服用保健品。有的老人瞒着家人省吃俭用,拿自己的退休金买下这些昂贵的保健品,却吃不出任何“神奇效果”。   提醒: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笑里藏刀”的欺骗方式,主要针对老年群体、农村群众。如果有一天遇到商家促销员过分热情,甚至叫您“干爹干妈”,就需要多一个心眼了。   骗术三:虚假宣传   一些商家为了敛财,不顾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以专家名义、患者现身说法、名人效应等形式对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声称包治百病、无副作用、特效神奇,严重威胁公众的健康安全。   案例:河南省某电视台午夜播出的广告中,所谓的“专家”一会叫张国行、一时又叫吕青、一下又是顾伯勤,并且全部“灌水”中华某某虚假组织头衔,可谓“骗人七十二变”。   提醒:不要迷恋“砖”家,在虚假、夸大宣传以治疗疑难杂症、糖尿病、高血压、减肥、性功能障碍居多,时段多在午夜、清晨,特点就是吹牛皮特别厉害,声称什么病都能治、治愈率100%,一些受久病困扰的人群特别容易上当。   骗术四:偷梁换柱   有些非药品宣传是“纯中药”产品,使用后确实对改善症状有“速效”、“神奇”,殊不知厂家在当中非法添加了其他化学物质,此类产品对人体危害巨大,轻者耽误治疗,重者由于超剂量使用化学物质,增加毒副作用,严重的还可致人死亡。   案例:2009年1月17日和19日,新疆喀什地区两名糖尿病患者服用标示为“广西平南制药厂”的“糖脂宁胶囊”后死亡,经查药品非法添加化学物质“格列苯脲”。   提醒: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所谓的“特效药”、“速效药”往往非法添加化学物质,此类情况以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壮阳、减肥、止咳平喘、消肿止痛和镇静安神等产品居多。   骗术五:暗渡陈仓   时下网络购物已成为一种时髦,然而网购却风险多多,根据药监部门的执行分析,通过互联网发布虚假广告,采用邮购、快递方式销售假药,已成为当前假药销售的主要渠道之一。且由于是异地或远程交易,一旦受骗上当,往往难以维权。   案例:2010年7月,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30分》《每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