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雷达於山区崩塌侦测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卫星雷达於山区崩塌侦测研究

衛星雷達於山區崩塌偵測研究 2 1,2 1,2 1 1 洪浩倫 、陳錕山 、王志添 、萬宏森 、王瑞源 1 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 2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 摘 要 台灣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典型的板塊碰撞下產生之大陸邊緣島嶼,造陸 運動迄今仍在激烈的進行,引發台灣旺盛的地震活動;台灣西隔台灣海峽連接歐 亞大陸,東臨太平洋,位處於世界季風最發達區域內,盛行風隨季轉變而有顯著 改變,梅雨季與颱風帶來旺盛雨量,亟易造成山區土石流等地質崩塌威脅。 近年衛星遙測發展形成環境監測工具,其中以衛星雷達之全天候特性,且具 有重複觀測功能,可及時監測提供災害位置。本研究建置衛星雷達影像自動化套 疊與變遷分析,減少人為誤差及提昇效率,採用 Radarsat-1 高解析模式雷達影像 (解析力約為 10 公尺),以自動化套疊分析,減少人為誤差及提昇效率。研究個案 台中縣境內山區的 2006 年 612 水災前後期 SAR 影像,及時偵測大甲溪上游的知 馬漢山地區,崩塌面積約為 9 公頃。重大崩塌如 1999 年 921 地震,以 ERS-2 進 行全台航帶變遷判識分析,偵測出九份二山崩塌面積約為 174 公頃。隨著公尺級 超高解析衛星雷達 Radarsat-2 與 TerraSAR-X 即將升空運作,將滿足全天候山區 崩塌監測實務需求。 前 言 地質災害往往造成人類生命財產與國家經建重大損失。而近年來,衛星遙測 發展形成環境監測工具,山區地處偏遠,颱風豪雨期後更是有賴於衛星遙測及時 監測,其中以衛星雷達之全天候特性,具有重複觀測功能,可發揮及時監測提供 災害位置。自動化套疊分析可減少人為誤差及提昇效率。 就台灣所處環境而言,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典型的板塊碰撞下產生之大陸邊 緣島嶼,造陸運動迄今仍在激烈的進行,引發台灣旺盛的地震活動;此外,台灣 西隔台灣海峽連接歐亞大陸,東臨太平洋,位處於世界季風最發達區域內,盛行 風隨季轉變而有顯著改變,梅雨季與颱風帶來的旺盛雨量,可能造成土石流等地 質崩塌現象。 對雷達影像而言,其受本身側視感測成像系統的特性、地形效應影響,導致 投影於地面上的解析力有一定的限制,而系統本身於運作時為移動狀態,在同調 性處理(Coherent Processing)上會產生所謂的漣漪(fading) ,使得處理後的雷達影 像上會受到嚴重的斑駁雜訊干擾,影像的可識別的能力相當差,若以人眼於影像 上尋找大量共軛點是相當困難且費時的。自動化匹配方法可減少人為操作時間與 及 降 低 匹 配 錯 誤 率 (Chalermwat et al., 1999) 。 引 入 階 層 匹 配 ( Hierarchical 1 matching )多重尺度的概念 (Hiep et al., 2004) ,由粗而細對雷達影像進行特徵點 的萃取與匹配。減少年電腦計算時間,以及降低匹配錯誤率。 本研究方法利用不同時期、有相同地區重疊的雷達影像,由於重複軌道拍攝 幾何關係相似,像元攝像入射角度接近,在地表起伏地區,雷達影像幾何變形特 徵一致,常見雷達影像失真現象如疊置(layover) 、陰影(shadow)等。經過以多重 解 析 度 匹 配 法 為 主 (Multi-resolution matching) 的 處 理 過 程 , 以 及 濾 除 雜 訊 (Dispeckle)的步驟,有效率地在雷達影像上找到均勻分布且精確可靠的共軛點, 來提供後續的山區崩塌偵測研究。 參 考 文 獻 Chalermwat, P., 1999. “High Performance Automatic Image Registration for Remote Sensing”, Phd thesis, Geo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