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直流输电准稳态模型有效性的仿真验证-世纪电源网
直流输电准稳态模型有效性的仿真验证
1 引言 目前广泛使用的交直流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程序中,直流换流器普遍采用准稳态模型[1,2],其基本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利用这种模型计算时,取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V作为计算时的换相电压,换流站的所有控制角都据此换相电压来定义;取换流变压器的漏抗作为计算时的换相电抗。在此前提条件下,多桥换流器的各个单桥之间没有相互影响,可以独立计算。一个单桥6脉动换流器(逆变器)的准稳态模型可以采用如下一组表达式来描述[3]:
来源:输配电设备网
式(1)~(8)中Vd0为无相控的理想空载直流电压;V为换流母线电压;DVdc为换相压降;Vdc、Idc、Pdc、Qdc、分别为直流电压、电流、有功、无功;cosj为换流装置的功率因数;b、g及m分别为换流器(逆变器)的触发越前角、关断角及换相角;Xc为折算到阀侧的换流变压器的漏抗。 而实际上,由经典换流理论导出换流器计算模型并非如上所述,而是如图2所示。图中,换相电压为从换流站交流母线看出去的系统等值电势,相应地换流站的所有控制角都据此等值电势来定义;换相电抗由交流系统等值电抗和换流变压器漏抗两者组成。因此,对于一个多桥换流器而言,因其中的各个单桥通过交流系统等值电抗耦合,故各个桥的运行是相互影响的。
来源:
为使讨论更清楚,称按图1导出的换流器模型为准稳态模型(Quasi-Steady State Model),称按图2导出的换流器模型为经典模型(Classical Model) 。因此,自然就存在如下的问题:准稳态模型与经典模型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准稳态模型的误差在什么范围?本文试图采用数字仿真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 2 准稳态模型的分析 对准稳态模型进行验证,首先要尽可能地再现该模型成立的基本条件,即 (1)换流母线电压是对称、平衡的正弦波; (2)换流器本身的运行也是对称的; (3)直流电压、直流电流是平直的; (4)换流变压器无损且激磁电抗可以忽略。 合理选择系统元件及其参数,条件(2)~(4)不难满足。要使条件(1)得到满足,则须在交流侧装设完善的滤波装置,才能维持换相电压为正弦。在稳态条件下,当只考虑基波分量时,直流输电系统与交流系统的接口电路结构可用图3来表示。 对比图3与1可看出:只有当交流系统等值阻抗Z为0,即交流系统无穷大时,换流器的经典模型与准稳态模型才是一致的。而其他情况下两者并不相同。经典模型与准稳态模型之间的区别在于对交流系统的不同描述,准稳态模型的起点是换流母线,而经典模型则考虑了交流系统的等值电源及等值阻抗。因此考察准稳态模型的有效性,就要考察换流母线电压保持不变时交流系统阻抗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到换流器的运行。交流系统阻抗的变化可用短路比SCR的变化来表示。
来源:
来源:
直流输电准稳态模型是基于单个6脉动换流桥的各个阀的通断过程提出的。根据换流器运行在整流或逆变状态下,各有一套相应的计算公式。因此,本文的仿真工作都是针对单桥换流器且使其分别作整流或逆变运行的。在测试系统中只保留一个换流装置,而将其他直流部分进行等值。即:研究整流运行的特性时,需要在整流侧直流线路末端串联一个固定的直流电压源来代替逆变侧电路;研究逆变运行特性时,整流侧也需进行类似的等值,直流系统的准稳态模型并没有考虑控制系统的作用,因此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时,也不应考虑控制系统的调节作用。验证的物理量主要包括直流电压Vdc和电流Idc,直流的有功Pdc和无功Qdc,换相角m以及关断角g。 3 交直流系统仿真模型 图4给出了整流运行状态下的仿真模型,其交流侧结构及参数均取自Cigre Benchmark Model[4]。当换流器运行于逆变状态下时,只需将换流器各阀反向即可。图中,直流线路末端的直流电压源,整流运行时取为97kV,逆变运行时为107kV。
来源:
交流系统滤波器对于维持换流器准稳态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对于6脉动换流器,将在其交流侧产生n=6k±1次的谐波。为了维持换流母线的正弦波形,本文所采用的滤波器结构及参数如图5所示。装设滤波器后,仿真模型的交流侧系统阻抗频率曲线如图5所示,由图可见,系统在5次及7次谐波频率以及高频段都表现出了很低的系统阻抗,交流系统滤波器的作用得到了体现。
来源:输配电设备网
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浏览更多信息
4 交直流系统的仿真及分析 4.1 仿真条件 本文基于PSCAD/EMTDC软件进行仿真工作,与PSS/E、NETOMAC等交直流机电暂态仿真软件不同,PSCAD/EMTDC仿真的是交直流系统的电磁暂态,它采用的模型不是机电暂态的准稳态模型,故可用它来验证准稳态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系统必须要预先运行足够长的时间,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技术课件.ppt VIP
- 沥青路面再生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docx
- 医学课件-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进展.pptx
- 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习题解答 全.doc VIP
- 数据中心机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ptx VIP
- 传统文化与修身(鲁东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docx VIP
- 湖南文艺出版社(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五课《草原就是我的家》精品课件.pptx VIP
- 益智课堂数字华容道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8课 我为班级作贡献》教案.docx VIP
-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不确定性和风险厌恶).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