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第二节.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第二节

有元一代,政治简陋,法令粗疏,惟以判例惯例为典制,而无系统精密之律文。……自大德而后,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名称之应用,已代列举部族之例而普遍于文书诏令之中。是其所包之内容及其区分之标准,在吾人虽因文献不足,无由周知,而在当时,则必家喻户晓,无庸疑义者也。 盖蒙古之征服中国也,由于内地政治之腐朽与分裂;既征服中国之后,又因土地广漠,文化杂揉,限于西北诸王之反对与统一局面之维持,而不能尽情汉化,以消灭种族之界域。则其惟一之政策, 惟在百端防闲,削减被征服者之反抗能力,以保持其既得权利而已。……蒙古人果何爱于色目人,而必使之高于汉人、南人;又何爱于汉人,而必使之高于南人乎?是则欲造成相互牵制之局,以从中取利者耳。 —— 蒙思明 蒙思明论元代民族等级制度的具体表现 ① 各级官署之长官皆专于蒙古人,其次为色目人,而汉人、南人不与也。 ② 一般较高级之行政人员,亦多为蒙古或色目人所专有也。 ③ 管辖军政与武器之官吏亦专任蒙古人,色目人已极少,而汉人、南人则绝不与也。 ④ 入仕途径与官吏迁转之难易,亦四级迥乎不侔也。 ⑤ 刑罚方面,其司法机构与处分宽严之不同也。 ⑥ 武器限制之殊等也。 ⑦ 一般待遇之差异百出也。 元朝自混一以来,大抵皆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以至深闭固拒,曲为防护,自以为得亲疏之道。是以王泽之施,少及于南;渗漉之恩,悉归于北。 元朝天下,长官皆其国人是用,至于风纪之司又杜绝不用汉人、南人,宥密之机又绝不预闻矣。其海宇虽在混一之天,而肝胆实有胡、越之间。不过视官爵为己私物,其视古圣立贤无方之道,果何如哉?不知天位天禄,天以命有德,岂能屯膏吝赏,久蔽于汉人、南人哉!是以不及百年,大乱继踵,而爵禄皆归中原之人,盖祸福乘除,其数然也。 叶子奇《草木子》 三、元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元人著述中所谓西域,其范围亦极广漠,自唐兀、畏吾儿历西北三藩所封地、以达于东欧,皆属焉。质言之,西域人者,色目人也。…公牍上称色目,普通著述上多称西域也。 —— 陈垣 畏吾儿、突厥、波斯、大食、叙利亚等国本有文字,本有宗教,畏吾儿外,西亚诸国去中国尤远,非东南诸国比。然一旦入居华地,亦改从华俗,且于文章、学术有声焉。是真前此所未闻,而为元所独也! ——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 三、元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元朝灭亡以后,退回草原的蒙古人并未像以前的北方民族那样从历史上消失,相反却作为一个有持久生命力的民族,长期活跃在大漠南北的历史舞台上。 蒙古族的形成 回族 的形成 回族的来源较为复杂,既有原居中亚的突厥语系民族,也包括原居西亚的波斯、阿拉伯人。他们种族不一,语言各异,但经伊斯兰教的整合,在新环境内形成了统一的文化共同体。 皇帝之欲通好贵国者,非利其贡献,盖欲以无外之名高于天下耳 ! —— 高丽国王致日本书 忽必烈致日本国书 现存日本东大寺 文字亦见《元史·日本传》 三、元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2、对外关系 三、元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至元十八年、1281)八月一日夜半,飓风大作,波涛如山,震撼击撞,舟坏且尽。军士号呼,溺死海中如麻…… 苏天爵《张氏墓志铭》 安南 1284~85 1287~88 爪哇 1292~93 占城 1282~84 缅国 1277 1283 1286~87 忽必烈对东 南亚的经略 元世祖…既平宋,遂视战胜攻取为常事,几欲尽天所覆,悉主悉臣,以称雄于千古。甫定域中,即规海外。初以骄兵图胜,继以愤兵致败。犹不觉悟,思再奋天威,迄崩而后止。此其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至老而不悔者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30“元世祖嗜利黩武”条 三、元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至今仍有少数外国学者认为马可波罗并未真正到过中国,其书中内容主要出于传闻和虚构,甚至是来源于“旅游手册”。 一九四一年,杨志玖先生在《永乐大典》残卷中发现一条元代公文,成为确证马可波罗来华的有力证据。 三、元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永乐大典》残卷中与马可波罗有关的一段关键史料: (至元二十七年八月)十七日,尚书阿难答、都事别不花等奏:“平章沙不丁上言,今年三月奉旨,遣兀鲁歹、阿必失呵、火者取道马八儿,往阿鲁浑大王位下。同行一百六十人内,九十人已支分例。余七十人,闻是诸王所赠遗及买得者,乞不给分例口粮。”奉旨:“勿与之!” 三、元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 约1275年,元朝景教徒列班·扫马赴耶路撒冷朝圣,并于1287年受景教教会委派率团出使欧洲,会见了法王腓利普四世和英王爱德华一世,觐见教皇尼古拉斯四世。扫马后卒于报达(今巴格达)。 ▲ 1294年,天主教教士孟特·戈维诺来华传教,后被教廷任命为大都大主教。他在大都兴建教堂二所,收养幼童150人,施洗约6000人。约13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