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身为齐国的柄政大臣,乘坐的却是老马旧车.docVIP

晏子身为齐国的柄政大臣,乘坐的却是老马旧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廉政故事 1、晏婴持俭自廉 2、乐喜以不贪为宝 3、田母拒贿教子 4、有为和不为 5、四知先生 6、桴鼓不鸣董少平 8、廉石 9、终生不爱财 收礼巧退金 10、勇言朝政先天忧敢斗权贵惩腐败 11、李汰著诗拒贿 12、“三不”海瑞 晏婴持俭自廉 晏子身为齐国的柄政大臣,乘坐的却是老马旧车。齐景公于心不忍,就派人给他送去一辆崭新的车子和几匹壮马,一连送去3次,都被晏子拒收。景公很不高兴,故意激他说:你不接受车马,我以后也再不坐车了。晏子说:您让我统领全国官吏,我要求他们厉行节俭,以减轻百姓负担。您在上面乘坐好的车马,叫我也在下面坐这么好的车马,您想想,下面又学我的样子,上行下效,全国奢侈成风,我也就无法禁止了。乐喜是春秋时宋国贤臣。一次,宋国有人获得一块美玉,思虑再三,决定献给乐喜,遭到乐喜拒绝。献玉者开始以为乐喜是怕宝玉有假而受蒙骗,便说:已请行家作过鉴定,确实是稀世美玉。乐喜淡然一笑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美玉为宝。我若接受了你的宝玉,咱们双方就都失去了最可宝贵的东西。田稷子在战国时代齐宣王驾下为相。离职回乡时,拿出百镒黄金孝敬母亲。   其母问何处而来,田稷子说是别人送的。母亲说:象你这样处理官事,不是我所希望的。皇上让你做官,给你很高的俸禄,你就应一心为国,把正经事做好。一个人做了官,只有忠于职守,廉洁公正,才能取信于民,自己也才能避免灾祸。可你呢……   田稷子说:我这样做,全是为了孝敬母亲呀!母亲更生气了,伤心地说:做相不忠,和做儿子不孝一样。不忠的官员,民众怨恨;不孝的儿子,为母也不能要。陶侃20多岁时,受命为当阳县吏,监渔业。为表孝心,托人带一罐鱼给母亲。谁知,母亲拒而不收,封了。并写信说:你当了县吏,拿公家东西给我,以为是好心,相反,它不仅不能有益于我,反倒给我增加了忧愁。陶母忧什么呢?她说:吞占公家?的东西,就是贪污。贪婪之心是没有止境的,后果就难以设想。她告诉陶侃:人有不为之,而后才可以有为。为人不干坏事,才会做好事。东汉昌邑县令王密,为谢东莱太守杨震栽培之恩,夜送10斤黄金。杨震辞金不受,王密便执拗地说:现在更深人静,无人知晓。杨震闻之,勃然大怒,厉声斥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晓?!你身为一县之主,言行举止都要做百姓的楷模,万万不可阳奉阴违,害人害己。时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桴鼓不鸣董少平——小记东汉清官董宣 一日,湖阳公主乘车外出,杀人恶奴依然洋洋得意地陪乘。董宣立刻率领衙役守候在公主必经之地夏门亭。当湖阳公主的车马驶近时,早已“恭候”此处的董宣拔刀挡住公主的去路,厉声斥责公主不该目无国法,窝藏、庇护杀人恶奴。同时喝令恶奴滚下车来,并就地将其斩首正法。湖阳公主何曾受过这等屈辱,随即掉转车头,直奔皇宫,向光武帝哭诉。光武帝听了姐姐的一面之词,勃然大怒,发誓要用竹鞭把董宣打死,为姐姐出气。 董宣处决了湖阳公主的家奴,便做好了殉法的准备。他奉诏进宫时,泰然自若,还未等光武帝刘秀开口,便正义凛然地说:“我请求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怒气冲冲地责问:“你胆敢当众侮辱公主,还有什么话可讲?”董宣从容不迫地答道:“皇上靠施行仁德、除暴安良才复兴了汉朝,可如今却纵容公主庇护杀人恶奴,陛下还凭什么去治理天下?臣一入仕途就只知依法办事,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说罢,便一头向殿柱撞去,顿时血流满面。光武帝见状,即令宦官上前拉住董宣,并声称只要向公主磕头赔罪就可免其一死。可是,董宣却双手撑地,宁死也不低头。好在光武帝是个较为开明的君主,最后还是让侍臣将董宣搀扶回去,并赏他30万钱,以示安慰和褒奖。但董宣分文未留,全部分发给了下属官员和百姓。 董宣74岁那年病逝于任上。光武帝派的使者前去吊唁,见只有一条布被单覆盖在董宣的遗体上,家中只有“大麦数斛,弊车一乘(意即破车一辆)”。光武帝刘秀闻奏后感伤地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于是,以大夫的礼节厚葬了董宣。 董宣一生为官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狠狠打击了不法豪强和恶奴。百姓称颂道:“桴鼓不鸣董少平。”(注:桴鼓是古代官衙前的警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董宣做洛阳令时,没有人敢违法胡来,也就没有人去官府门前击鼓鸣冤了。) 自报财产留清名 ——一代名相诸葛亮的廉洁故事 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蜀国名相诸葛亮严于律己,一身清廉使然。诸葛亮一生“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深为其所动,之后跟随刘备征战南北,奇功屡建。刘备死后,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蜀国国事,事无巨细,每必亲躬。他5次亲率大军,北伐曹魏,与曹魏短兵相接。他严格要求子侄辈,不以自己位高权重而特殊对待。他亲派侄儿诸葛乔与诸将子弟一起,率兵转运军粮于深山险谷之中。为此,他专门给其兄诸葛谨写信说,诸葛乔“本当还成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