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pdf
经济/产业 叶合作经济与科技曳 No.3s 圆园17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
□文/张庆利
(洛阳理工学院 河南·洛阳)
[提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是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是经济学、
产与旅游相结合是将地方文化遗产转为地方经济资本,实现遗 管理学和旅游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对象。在保护非物质文
产旅游地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有效手段。通过对 化遗产的过程中,“活态”传承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非物质文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背景、资源种类价值的分析, 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具有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满足
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以及适用对象,以期 旅游需求的双重作用,起到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产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最大限度保持其原真性, 业的枢纽转换作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同
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时,对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河
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已明确提出要“依托非物质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河南省
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保护、传承这些非物质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项目:“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资源,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并合理开发、利用,是
性旅游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5-QN-196)阶段性研究成果
加快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和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建设文化强省的必然要求。
收录日期:2017年1月20 日
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优势及价值评价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背景与旅游开发实现机理分 根据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按照其表现形式,
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10大类,如表1所示。(表 1)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 日通过的 《保护 从类型来看,河南省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有关表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 多,涵盖了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上述
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 10个类别。2014年7月16 日发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化遗产名录》显示:河南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9个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河南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 (涉及 113个保护单位)。在 1,37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到来,发源于农耕文化的非物质 中,河南占据的比例为5.8%,如果按照31个省份的平均比例
文化遗产正在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处于濒危和消亡的危险局 3.23%来算,河南高出了2个百分点,河南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
面。近年来,河南省政府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产,以此可见一斑。此外,还有372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
保护和开发,如建立了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项 遗产名录,8,000余个项目列入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传承人名录、利用“文化遗产日”活动开展一系列展演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河南独特的民俗传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