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礼物流动中的人情关系.pdf
下 天 读 学术探讨
I N S I G H T
礼物流动中的人情关系
文_张亚运
摘要: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人情为主导的关系社会, 不在乎礼物本身,而在乎人情往来的表达 [2] ,比如 礼物的馈赠涉及不同的行为主体,也有不同
人情成为村民之间交往和关系往来的主要依据和准 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或者下级给上级送礼,并不一 的送礼形式与过程。人类学家杨美惠把礼物馈赠的
则。而礼物作互动的载体,起着重要的维系人情关 定需要实质性的回报,这是一种人情关系的维持。 行为主体分为四等人,“一等人送上门”、“二
系的作用。正是礼物的流动孕育着人情关系网,促 2、礼物交换关系网是一种非正式抵抗性组织 等人走后门”、“三等人要托人”和“四等人急
进阶层互动和维护社会稳定。本文主要阐述中国人 行为 死人”。一等人主要反映横向的礼物交换方式。
情社会礼物流动的特点、流动机制和对礼物流动的 杨美惠在《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分析了 一般都是上层有权利和声望的人彼此之间的礼物来
社会意义,以农村婚姻制度为例,剖析婚姻礼俗中 礼物交换基础上的关系学网络是如何切断国家机器 往,交换资源。二等人走后门主要表达的是纵向的
的人情关系与礼物流动。 的垂直运作,底层人民是如何抵抗国家官僚权力下 礼物交换,这类人通常拥有可观的经济地位与职业
关键词:礼物;人情;交换;婚姻 资源的垄断。礼物在社会网络中的流动构成一种非 地位,但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权利与声望,会走后门
市场性交换,参与的双方具备有“有义务给予、有 向上级领导送礼获取想要的回报,比如医生、商人
一、物的表达 义务接受、有义务回报”的默认特点。在权利场合 等。三等人要托人则是指需要第三方关系介入完成
“礼”即仪式、礼节以及诸如忠孝的道理理 下,底层人员或者低阶层人员通过送礼而获取上层 礼物交换,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打点。通过中介行
念的仪礼性表;“物”即物质的东西,物质内容 资源,为自己谋取利益 [3]。不管是市场经济还是计 为交换礼物,这种通常都是短时性和偶然性的交换
与其文化意义及仪式情景是浑然一体的,特别是在 划经济,市场资源总是为少数人所有,底层人员只 过程,比如你的孩子需要托关系进入更好的学校。
中国。礼物作为一种带有语境的物质,它的流动对 能通过送礼这种不太光明的地下方式获取资源,整 四等人气死人主要表达的是最底层人民的心声,没
于中国人情社会网络乃至国家层级结构都有着特殊 个社会都形成了一种密切的地下礼物关系网,一种 有社会地位,经济来源有限,办事要托人,有时候
的隐性影响。 不可逆转的非正式的庞大组织。 需要下血本送礼找人办事。
如果要对礼物进行分类,则要看其表达的属 3、声望归于收礼者而非送礼者 3、礼物交换的三种考量要素
性。阎云翔在《礼物的流动》中基于礼物的隐性意 彼得·布劳在《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决定,送有把握的礼。
境把农村人情社会中的礼物分为了表达性礼物和工 指出,“权利的不平衡来源于单方面的交换。” 人情伦理体系可以归结为三个维度,即理性计算、
具性礼物 [1]。表达性礼物馈赠意在表达情感,维护 有人类学家研究得出结论,礼物的流动使得赠礼者 道德义务、情感联系,人情在行动上的复杂性和弹
关系。表达性礼物馈赠主要看场合和时间,主要分 的声望和权利加大,但在中国人情社会中与此相反, 性就在于三种结构因素不定组合,其中道德义务起
为仪式性场合和非仪式性场合。通过对下岬村的实 而是收礼者的声望与权力不断增大。社会中大部分 主导作用。对不同的人送不同分量的礼,表明关系
地调查发现表达性礼物馈赠的仪式性场合主要包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