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生物被膜的研究进展及与群体感应的关系细菌生物被膜的研究进展及与群体感应的关系.pdf
2017年 1月 中 国渔业 质 量 与 标 准 Jan.2017
第 7卷 第 1期 ChineseFisheryQualityandStandards VoI.7 No.1
DOI:10.3969/j.issn.2095—1833.2017.01.001
细菌生物被膜的研究进展及与群体感应的关系
李婷婷 ,国竞文 ,励建荣 ,方旭波 ,牟伟丽 ,马永钧 ,劳敏军 ,沈琳
(1.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 116600;2.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辽宁 锦州 121013;3.浙江海洋大学,浙江舟山316022;4.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5600:
5.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舟山316101;6.大连东霖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07)
摘要:细菌生物被膜是细菌耐药性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是许多感染性疾病难 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也是食品加工中存
在的重大污染源。在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起重要作用。文章在现有的理论和研究基础上,就
细菌生物被膜的特性以及群体感应系统在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通过群体感应抑制剂抑
制生物被膜的形成提供全新的研究思路。[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7,7(1):1—7]
关键词:细菌;生物被膜 ;群体感应;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号:$984.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833(2017)01—0001—07
生物被膜 (biofilm,BF)是指微生物黏附于有生 生物被膜造成了医疗、食品等领域大量人力、财
命或非生命物体接触表面,当受到外界环境压力时, 力的浪费,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抑
如营养极端匮乏或过剩、高渗透压、低pH、氧化应激、 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和根除生物被膜具有重要意义。
抗菌素和抗菌剂等,被 自身分泌的多糖基质、纤维蛋 近年来研究发现多数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发展需要
白、脂质蛋白等胞外黏质物包裹而形成的大量微生物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参与 ,因此,采用抑制细菌群
聚集体[1J。生物被膜是细菌在 自然条件下在物体 体感应系统的方式能够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群体
表面生长时形成的一种 自我保护状态,自然界中的任 感应抑制剂 (QSI)通过提高生物被膜的敏感性与宿
何细菌在成熟条件下都可以形成生物被膜,且90% 主感染生物被膜后的存活率来提高抗生素治疗的成
以上的微生物是以生物被膜的形式生存生长的 J。 功率 ¨,在降低细菌致病力的同时又不会使细菌产
由于菌群中的特殊亚群一持留菌 (persistercel1)的存 生抗药性,因此利用它来控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引起了
在 J,被膜菌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结构、致病性 以及 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立足于生物被膜的形成及与
对环境因子的敏感性等均与浮游菌有很大差异,且对 群体感应的关系,阐明通过干扰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
人类生活存在更严重的危害。在医学上主要表现为 子来破坏细菌生物被膜,旨在为解决由生物被膜引起
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性增加和宿主免疫攻击的耐受能 的细菌耐药、耐清洁剂的问题提供全新的研究思路。
力增强,80%以上的细菌性感染疾病过程中细菌是以
生物被膜状态存在的 ,每年全球约有百万人因生 1 细菌生物被膜
物被膜感染发病或死亡。。;在食品加工上主要表现
为使生物膜中的细胞对清洁剂和抗菌剂的抗性提高, 1.1 生物被膜的组成及结构
生物被膜的三维结构是抗菌药物的天然屏障,与普通 生物被膜的组成成分包括多糖基质、脂蛋 白、多
细菌相比,能够形成生物被膜的细菌对清洗和消毒剂 糖蛋 白及表面蛋 白、纤维蛋 白、胞外 DNA(eDNA)等。
的耐受力更强,为浮游菌的10—1000倍 ,导致加 细菌依靠静电力以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方式黏连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