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的非遗保护模式探索——以非遗保护中的广州经验为例.pdf

超大城市的非遗保护模式探索——以非遗保护中的广州经验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大城市的非遗保护模式探索——以非遗保护中的广州经验为例.pdf

祌州民浴 2〇17年第282期 文化遗产 超大城市的非遗保护模式探索 —— 以非遗保护中的“广州经验”为例 王 平 (广州市文化馆广东广州510070) [ 摘 要 ] 非遗大多是源于传统农业社会,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演进,许多非遗因为 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濒危。尤其在超大城市 ,人 口承载量大且构成复杂,经济社会 发展的可能性丰富,一方面非遗保护的难度相对更大,另一方面也给予非遗传承以沃土。广 州作为一个超大城市,在非遗保护10余年的历程中,形成了以活化利用、社会共建、重视创 意等为特色的“广州经验”,这一模式,为超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超大城市广州经验保护模式 _ 、超大城市非遗保护的难点与机遇 非遗多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产物,不论从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组织方式、表现形式还是文化内涵,都有 着农业社会的鲜明特征。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非遗失去原有的生存土壤而濒临消亡,在大城 市中已很难看到传统岁时节庆、人生礼仪、民谣民谚、山歌渔歌的踪迹。 但是,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人类从先民群居,到聚落,到村庄,到城镇,再到城市,呈明显的城市化轨 迹,乃至有专家预测,超大城市是21世城市发展的一种方式,代表21世纪经济和区域扩张的方式[1]。由于城市 化进程的不可逆,若欲保护非遗,就必须使其传承和传播适应城市化演进规律,尤其是适应超大城市的发展。 那么,相比农村和中小城镇,超大城市的特征是怎样的?它在非遗保护上面临哪些难点?又对非遗保护 有着怎样的优势?超大城市该拥有怎样的非遗保护模式? 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规定: “城区常住人口 1000万以上 〔1〕《哈佛大学教授:超大城市肩负着更多责任》, 《长江曰报》,2〇饧年9月26曰。 - 11 - 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2]按此标准,截至2016年底,我国共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天津和武汉 等7个超大城市。 超大城市相对中小城市和农村而言,其特点除了常住人口多之外,还包括:人口构成复杂;经济社会发展 具有丰富的可能性;产业发展较成熟;对外开放程度高,从概念上几乎等同国际大都市;城市软实力强,有极 强的周边辐射能力[3]; 交通系统和其他基础设施供给问题复杂;城市治理难度大;特大城市之间同质性较明显。 我们可以看到非遗在超大城市的传承和保护面临诸多窘境:首先,外来人口涌入导致的复杂人口构成冲 击了原有乡土社会的地缘关系,许多非遗的原有组织方式已难以维系。其次,高度的对外开放程度使得文化 更新加快,尤其是西方强势文化的传播力度更强,对本土非遗构成了危机。最后,超大城市在对旧城、城中 村等的治理进程中,这些区域所承载的非遗如不妥善保护,也将不复存在。 当然,超大城市有许多特质也为非遗保护带来机遇。首先,超大城市对人们具有相当强的吸引力,由此 催生出外来人口对这一城市的强烈文化身份认同感,使得城市固有的非遗作为文化身份资源而变得弥足珍贵, 当前许多外地人来广州后,自发学粤语、饮早茶、拜黄大仙、听粤剧,就显示出其融入广府文化的积极性。其 次,超大城市社会经济资源极其丰富,各大企事业单位出于或公益或商业的目的,成为政府之外“看不见的 手”,推动非遗的保护。第三,超大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少年宫、剧院 等,这些都会成为非遗展示、展演的良好载体。另外,超大城市的城市病相对明显,即呈现“特大城市象皮 病”,因而近年来在规划中较多提及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宜居城市等理念,而这类理念的践行,则很大程 度上要依托非遗资源来实施,高小康教授即据此提出“非遗保护是都市生态文明的人文根系”的论断[4]。 超大城市作为21世纪的一个发展趋势,对非遗的影响是深刻而多面的。探宄非遗保护模式,也必须直面 这一现实,改善窘境,把握机遇,使超大城市的非遗保护工作有的放矢。 二、超大城市背景下非遗保护“广州经验”的形成 广州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截至2015年末,常住人口已达到1667万[5]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