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叶罕姆卓与冒龙央》精神价值
《叶罕姆卓与冒龙央》的精神价值 摘要:在《叶罕姆卓和冒龙央》里,通过故事运用形象化的手段里面表现出来的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惩恶扬善等精神,在今天都是得以传承的,不仅体现了傣族民众的人生态度,也对傣族民众的行为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在今天,《叶罕姆卓和冒龙央》的故事依然有很多傣族人和汉族人知晓,具有很高的精神价值
关键词: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惩恶扬善;精神价值
《叶罕姆卓和冒龙央》是一个明朝末年发生在芒宽坝子的真实故事,现在已被创作成叙事诗在广大傣族地区广为流传。该故事作为一部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叙事长诗,已经被列入保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的劳动人民通过发挥想象、杜撰或者编排故事,将积淀在故事中的文化信息和世俗内容,代代传承下来。民间故事《叶罕姆卓与冒龙央》在表现他们爱情的基础上,也折射出了滇西地区傣族人具有的一些精神取向
一、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
傣族社会自古就有“人神兽同源”的观念。他们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同源的,都共同享有平等的生命。这种观念在傣族的创世史诗《开天辟地》中就有记载:
相传在远古时候,太空是茫茫一片,分不清东西南北,四周也没有边沿;
它没有天地,它没有万物,没有日月星辰,没有鬼怪和神;
只有烟雾在滚动,只有气浪在升腾,只有大风在逞能,只有大水在晃荡……
气浪,烟雾和大风,在太空里翻腾,在水面上狂欢,在太空里晃荡了千亿年;
气浪慢慢聚集在一起,冷风使他渐渐凝结;
气浪孕育十万年,生出太空第一神,他样子像巨人……
最初的这个大神,由于是气浪变成,福名就叫英叭;
他的母亲是气浪,他的父亲是大风,他们是远古时代的神种①
从这部创世史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天地间的自然是孕育人类生命的本体,英叭的创造就是世界的某些原初物质而来。傣族对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就如同亲人一般,希望共同生活、共同发展
正因为有了上述人与自然同源的认识,傣族人在生活中认为一切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人与自然可以相互尊重发展。在《叶罕姆卓与冒龙央》的故事中,以物拟人的手法大量使用,这就是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万物有灵观的体现
(一)对男女主人公的描述
冒龙央是一个举止端庄、品德优秀的年轻才俊。面对少女们的爱慕,年到十六岁的他却没有心仪的爱人。故事将他这样描述:他“像一只孤独的凤凰,在勐赖坝怎么也找不到可以栖落的金梧桐”。叶罕姆卓却像“刚出水的金荷花,千万个小卜冒都想把她摘下”。他们两人邂逅便产生了爱意,连冒龙央朋友依所看到后都羡慕说,他们是“天上的星星与月亮,地上的孔雀与白象”。从此,两人心里都开始期盼能够尽快在一起,获得幸福。但是,遇到后妈甲莱的极力反对后,两人连见面都变得奢侈
第一次约会,两人虽然没有直接见面,确实隔墙相守,互诉衷肠。冒龙央看到心爱的叶罕姆卓被后妈甲莱关进屋中,不能自由,心疼地唱道“亮晶晶的红宝石呦,是谁把你锁进铁箱?红艳艳的金荷花呵,是谁把你往水里藏”,并一直叮嘱叶罕姆卓“我俩培育的花园你要围好,莫让猪狗进来糟蹋。我俩洒下的稻秧你要常浇水,莫让干旱使它枯萎掉。”“我们的爱情要像金塔一样坚固,要像怒江一样深长”。叶罕姆卓记下了这坚贞的誓言
第二次约会,冒龙央终于在朋友依所和叶罕姆卓妹妹玉宝的帮助下,获得成功。两人一见面就情意绵绵,难舍难分。冒龙央给叶罕姆卓解释了不能圆满的原因“紫红的粉团花啊,我本来要把你采走。你后妈却像戳手的对角刺,让我无法能下手”。无奈,两人的相见却为叶罕姆卓的悲剧提前进行了暗示
对男女主人公的描述,故事文本运用了“孤独的凤凰”、“刚出水的金荷花”、“天上的星星与月亮”、“地上的孔雀与白象”、“亮晶晶的红宝石”、“红艳艳的金荷花”等。这些以物拟人的词汇无比巧妙了传达出傣族人的万物有灵自然观
(二)反面人物的描述
岩旺是故事中对叶罕姆卓的美貌想入非非、对冒龙央与叶罕姆卓的爱情设置阻碍的间接人物。他在去敢顶寺的途中遇到了叶罕姆卓,便言行轻浮地调戏她们姐妹。姐妹两人求饶放过她们时,他说“你们是鹭鸶,我就是蚂蝗,蚂蝗叮着鹭鸶脚,你想甩也甩不脱,到嘴的肉肯定要尝一尝。”当他上门向叶罕姆卓提亲时,玉宝和叶罕姆卓也一致说他是“琵排”(傣语中的魔鬼)。但是后妈的决定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他对叶罕姆卓软硬兼施,迫使她答应嫁给岩旺。并用“对角刺”围满了叶罕姆卓的住处,使其他的小卜冒根本不能接近她。叶罕姆卓从此过上了眼泪泡饭的日子。在这里,故事文本对反面人物的描述也运用了以物拟人的手法,如“蚂蟥”以及自然界的恶魔“琵排”等
傣族故事《叶罕姆卓与冒龙央》蕴含的文化精神是丰富的,指向的目的性更是明确的。这些精神价值在民间故事传承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众的行为举止,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dobeIllustrator教学实践现状探析.doc
- Android开发中对HTML内容显示.doc
- AM真菌在缓解黄瓜连作障碍中作用探析.doc
- APP在初中英语课堂实践与`思考.doc
-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探索.doc
-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应用探析.doc
- 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应用价值探析.doc
- B超在产后宫内胎盘残留清官术中应用价值.doc
- CDIO模式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改革与探索.doc
- CDIO模式下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学课程改革探讨.doc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