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的中管理
糖尿病的中医管理 遵义市中医院 代谢内分泌科 王安宇 科室主任 教授 主任医师 留美博士后 代谢内分泌科简介 遵义市中医院代谢内分泌科是黔北地区唯一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中心,糖尿病健康教育与培训基地。承担了甲状腺疾病、痛风与高尿酸血症、脂代谢紊乱、骨质疏松、肥胖、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承担了贵阳中医学院、遵义市高等医药专科学校实习医师临床培训;承担了贵州省科技厅基金项目“丹黄散对糖尿病足创面再上皮化能力的影响及促毛囊干细胞迁移、分化的研究“。已在糖尿病足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结合防治上形成了固定研究方向,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 糖尿病的现状 大:基数大(11.6%) 多:并发症多、合并症多、费用多、顾虑多、遗留问题多------ 简单:理解简单、治疗简单、准入简单、方法简单、管理简单------ 目前主流医学管理糖尿病遗留的问题 重体征,轻症状; 重化验结果,轻主观感受; 药物自身的副作用限制了临床应用; 您遇上以下问题吗? 血糖控制良好,而 1,仍有口渴、多饮症状? 2,仍有皮肤干燥、搔痒? 3,仍有手足心发烫、冰冷、麻木? 4,仍有不自觉出汗? 当您使用了营养神经药物,而 手足(麻木、烧灼感、刺痛感等)症状持续存在; 餐后上腹胞胀、恶心、发作性干呕、呕吐、体重减轻等; 排尿不尽或尿潴留经久不能改善; 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 受限于药物自身的毒副作用,有药 而无“药”可用 糖尿病眼底出血时阿斯匹林的处境 糖尿病胃溃疡出血期对痛风的处置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对高肌酐、低蛋白、水肿的处理 我们该何去何从? 医师 患者 家属 医院 医保 ------------- 我们还有中医!!! 中医认为::: 消渴总由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发病; 根据渴而多饮、多谷善饥、小便频数而分上、中、下三消论治;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食后即需行步,不宜饮食便卧,终日久坐,人欲小劳,但莫劳疲极也; 中医能为我们做什么? 中医食疗 自古医食同源,食药同用; 更有“养生当用食补’’观点; 食疗当针对糖尿病人的体质强弱、阴阳盛衰、病情发展的规律,根据食品的药物特性,讲究饮食宜忌; 糖尿病饮食要点 1,饮食宜淡不宜咸: 饮食口味过重,对人身体不利。过食咸味的食物,因咸味入肾,肾主骨,则会引起骨气劳倦困惫,肌肉短缩,心气抑郁。“淡食最补人”,要注意调和饮食五味,使其不偏不重,便可以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流畅,身体健康。对糖尿病人,尤其并发肾病、高血压病的患者,日常饮食更要注意少食钠盐; 2,饮食宜缓不宜急: 吃饭时不要暴饮暴食,粗嚼急咽,食物的消化,咀嚼是第一道工序,只有第一道工序加工的好,食物到了胃肠才能更好地被消化吸收。古人云:“饮食缓嚼,有益于人者三:盖细嚼则食之精华,能滋补五脏,一也;脾胃易于消化,二也;不致吞呛噎咳,三也。”这一总结至今看来仍是非常有道理的,尤其对糖尿病人。 3,饮食宜暖不宜寒: 糖尿病人的饮食温度要适中,过于寒凉或过烫的饮食都将损伤脾胃,引起不良反应。中医认为,人的脾胃喜暖而怕寒,所以生冷的食物不宜多吃。如果我们吃的食物能温度适中,那么,人体的正气将不会受到损伤,病邪也就不会乘虚侵犯机体,身体也就太平了。 4,饮食宜粗不宜精: 祖国医学现存最古老的经典著作《内经》中,就认为长期嗜食甘美精致的饮食,可使形体肥胖,甘肥厚味蕴而为热,内聚陈气阻滞气机,可转为消渴病(糖尿病)。因此,糖尿病人应适当增加食物纤维的进量,以利于降低餐后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降低血脂,减缓饥饿感。下列食品中含纤维量较多,可作为糖尿病人经常选吃的食品:绿豆、海带、荞麦面、玉米面、燕麦面、高粱米、菠菜、芹菜、韭菜、豆芽等。但也不宜过分单一食用,还要讲究营养平衡。 5,宜饮茶不宜喝酒: 在日本曾有人研究证实,每天饮用适量绿茶,有一定降低血糖的作用。中医学则认为,茶具有提神醒脑、上清头目、下气消食、止渴生津、清热解毒等药用功效,对糖尿病人来说,每日适量饮茶,有百利而无一害。而喝酒则不然,酒是五谷之精华,适量饮酒可以活血通络、御寒、调节精神,但酒为大辛大热之品,过度饮酒会恣伤脾胃,使吃下的食物不得正常运化,反而酿生湿浊,困遏脾气,造成脾虚湿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入团考试精选120题题库(含答案).pdf VIP
- 00015英语二课文精讲讲义(8).docx VIP
- 新型多功能电渣重熔用气体保护罩.pdf VIP
- GB_T50109-2014: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pdf VIP
- 《运动损伤与康复》王国祥 7第七章 手腕部运动损伤与康复.ppt VIP
- 卡通小学生心理健康绿色PPT模板.pptx VIP
- 2025人民出版社供小学用中华民族大家庭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 2025年选拔副校长笔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电堆科技(合肥)有限公司:构建生物CH₄到SAF的新产业生态.docx
-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