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相干斑点噪声的形成原理与斑点噪声模型
相干斑点噪声是SAR影像的重要特征之一。要进行新滤波器的设计和开发,有必要了解斑点噪声的形成原理和斑点噪声模型以及其他相关知识,因此本章就斑点噪声的形成原理,概率分布函数、自相关函数、功率谱以及人们比较公认的斑点噪声模型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2.1 斑点噪声的形成原理
SAR影像上的斑点噪声是这样形成的[31],即当雷达波照射一个雷达波长尺度的粗糙表面时,返回的信号包含了一个分辨单元内部许多基本散射体的回波,由于表面粗糙的原因,各基本散射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不一样的,因此,尽管接收到的回波在频率上是相干的,回波在相位上已不再是相干的;如果回波相位一致,那么接收到的是强信号,如果回波相位不一致,则接收到的是弱信号。一幅SAR影像是通过对来自连续雷达脉冲的回波进行相干处理而形成的。其结果是导致回波强度发生逐像素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模式上表现为颗粒状,称为斑点噪声(Speckle)。SAR影像上斑点噪声的存在产生了许多后果,最明显的后果就是用单个像素的强度值来度量分布式目标的反射率会发生错误。
斑点噪声在SAR影像上表现为一种颗粒状的、黑白点相间的纹理。例如,对于一个均匀目标,如一片草覆盖的地区,在没有斑点噪声影响的情况下,影像上的像素值会呈现淡的色调(图2.1 A);然而,每个分辨单元内单个草的叶片的回波会导致影像上某些像素比平均值更亮,而另外一些像素则比平均值更暗(图2.1 B),这样,该目标就表现出斑点噪声效果[32]。
图2.1 斑点噪声的影响效果
2.2 斑点噪声的特征[33]
2.2.1 斑点噪声的概率分布函数
2.2.1.1单视SAR图像
前人在光学和SAR影像斑点噪声的理论分析上已经做了大量工作[31]、[34]
。单视图像的斑点噪声服从负指数分布,对均匀的目标场景,图像的像素强度的概率分布为:
(2.1)
若以振幅A或分贝值D来表示,它们与强度I的关系为
I=A2 (2.2)
(2.3)
所以强度概率分布可以直接转化为下式:
(2.4)
(2.5)
其中k=10/ln10。它们均为Rayleigh分布。
2.2.1.2多视SAR图像
为了提高图像的信噪比要进行多视处理,多视处理是对同一场景的n个不连续的子图像的平均。n个独立子图像非相干迭加将改变斑点噪声的概率分布,强度I的概率分布变成Gamma分布:
(2.6)
(2.7)
(2.8)
2.2.2 斑点噪声的自相关函数
斑点噪声的自相关函数具有指数分布形式如图2.2[33],可以看出在初始处有较宽的范围及噪声谱的非均匀性,即斑点噪声非白噪声。这可以用成像时邻域像素的相互干扰来解释。
2.2.3斑点噪声的功率密度谱
斑点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如图2.3[33]所示呈椭圆结构,可用经验方程表示:
(2.9)
其中Fl,Fp是沿轨迹方向和垂直于轨迹方向的空间频率,C0,Dnl,Dnp为常数。人们了解到代表性图像具有指数型的自相关函数:
(2.10)
它的功率密度谱为:
(2.11)
其中C1、Dfl、Dfp为常数。通过实验证明了观测图像的功率谱满足下式:
(2.12)
从而表明了SAR影像噪声和信号的不相关性。
2.3斑点噪声模型
2.3.1 Rayleigh 斑点噪声模型[34]、[36]
考虑一个分辨单元中的大量散射体。接收到的信号是各散射体回波的矢量和。用x和y分别表示其实部和虚部。强度I,定义为I = x2 + y2,服从指数分布:
(2.13)
其均值为,方差为。振幅A为I的平方根,服从Rayleigh分布:
(2.14)
其均值为,方差为。
Arsenault和April指出,每分辨单元的信息容量是很小的[37]。因此,逐像素进行斑点噪声的整体滤除而不牺牲分辨率是不可能的,使得空间域滤波在去除噪声的同时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九课生命的林子.doc
- 第九部分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doc
- 第二中学建设工程教学楼图书实验楼主体验收汇报.doc
- 第二十一组周爽、李伟、汪林.doc
- 第二十三章千锤百炼出真金.doc
- 第二十八章一元二次方程回顾与反思.doc
- 第二十四期人体的经络与健康.doc
- 第二十章气相色谱法.doc
- 第二十章蔬菜、水果、坚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doc
- 第二十课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