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单元整合2.pptVIP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单元整合2.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返回导航 名师一号 ·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 新课标版 · 政治 ·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返回导航 名师一号 ·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 新课标版 · 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单元整合(二) * * 单元知识网络 单元专题归纳 高考真题解读 单 元 知 识 网 络 单 元 专 题 归 纳 高 考 真 题 解 读 返回导航 名师一号 ·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 新课标版 · 政治 ·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返回导航 名师一号 ·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 新课标版 · 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单元整合(二) * 考源教学资源网 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单元单元整合() 1.怎样理解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1)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里的人是指单个人,单个人由于受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制约,在一定时期内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只能达到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一个阶段。 (2)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这里的人指的是“人类”,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够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认识。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还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3)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上,要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3.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两个方面,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指导和影响作用。显然,意识的反作用仅仅是意识能动作用的一个表现。同时,我们要注意,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它必须借助于实践这个中间环节来发挥其指导作用。 考点一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1.(2012·江苏27)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 A.不是风动,不是蟠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解析 本题考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材料否认了相对静止。A、C两项是唯心主义的观点,D项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B项否认了相对静止,符合题意。 答案 B 考点二 尊重客观规律 2.(2012·江苏,28)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情要(  ) A.分工协作      B.勇于创新 C.尊重规律 D.依靠群众 解析 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的有关知识。漫画《破旧立新》讽刺的是破坏文化故居的错误做法,启示我们办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3.(2012·安徽,10)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题干中的引言体现了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A项体现的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B项体现的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C项体现的是意识的能动性;D项体现的是规律的客观性。 答案 D 4.(2012·浙江,2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②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的物质性、规律的客观性。地理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地质灾害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科学防灾减灾体现了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①说法正确;防灾减灾要“科学”体现了防灾减灾要遵循和利用地质气候变化的规律性,②正确,A项入选;③说法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④说法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 A 考点三 意识的能动性 5.(2012·安徽,9) “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悲秋之感。”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性。材料中对落叶的看法体现意识活动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