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管护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症患者管护理

适应症 呼吸、心搏骤停行心肺复苏者 昏迷,反射消失伴气道阻塞者 呼吸功能 不全或呼吸困难综合征,需行人工加压给氧和辅助呼吸者 各种全麻或静脉复合麻醉手术者 颅内高压需做过度 通气者 11:39 禁忌症 对于喉头水肿、急性喉炎、巨大主动脉瘤压迫气管,以及气道裂伤的患者需要慎重。 11:39 气管插管的深度 气管插管的尖端应位于气管隆突破 2-3cm,可经X线证实位置地。 X线胸片正确的气管插管位置:插管前端在第2胸椎下缘或第3胸椎上缘水平。 11:39 气管插管后的护理 妥善固定 湿化管理 保持通畅 气囊管理 预防感染 心理护理 11:39 吸痰的注意事项 轻:动作要轻柔,切忌粗暴,应在没有负压情况下插入吸痰管 提:边吸边提,切忌将吸痰管上下提插 转:边吸边转,尤其遇到粘稠的痰 快:每次吸痰时间,一般以 10-15秒为宜 氧:吸痰前后给以100%纯氧吸入 无:严格无菌操作 11:39 气道湿化 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道加温、加湿功能丧失,纤毛运动功能减弱,造成分泌物排除不畅。因此,做好气道湿化是所有人工气道护理的关键。 11:39 气道湿化方法 呼吸机上配备的加温和湿化装置。 湿化器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2-35℃为宜。 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每日2500-3000ml。 湿化液应用蒸馏水,不用生理盐水,以免氯化钠沉积在气管壁上,影响纤毛。 雾化吸入 11:39 气囊管理 气囊管理是人工气道管理 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气囊充气可封闭导管、套管与气管间隙,对防止机械通气时气道漏气,避免口腔分泌物、胃内容物误入气道,防止气体由上呼吸道返流,保证有效通气量,防止气道粘膜损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认为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壁间隙的最小压力,即“最小封闭压力”,其相应的容积为“最小封闭容积”。最小封闭压力一般不超过340mmH2O. 11:39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吸痰的护理 气管切开处的换药 气管切开的吸氧 气道的湿化 气囊的护理 11:39 并发症的护理 早期并发症 伤口出血 皮下气肿 纵隔气肿 气胸 局部感染 保留人工气道期的并发症 气囊漏气 并发呼吸道梗阻 下呼吸道感染 气管壁损伤 气管-食管瘘 11:39 经口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区别 11:39 优点 缺点 经口气管插管 1 容易移位,脱出 2 不易长期耐受 3 口腔护理不便 4 可产生牙齿、口咽损伤 1 管腔小,吸痰不方便 2 不易迅速插入,不适于 急救场合 3 易产生鼻出血、鼻骨折 4 可有鼻旁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1 易耐受,留置时间长 2 易于固定 3 便于口腔护理 1 插入容易,适于急救场合 2 相对腔大,吸痰容易 经鼻气管插管 11:39 呼吸机的参数设定 潮气量(TV):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成人约为10ml/kg。 呼吸频率(RR):一般在初始设定,成人为10-15次/分,小儿为20-30次/分。 吸入氧浓度(FiO2):通常在21%-100%之间选择。 每分通气量(MV): 呼气末正压(PEEP):一般设为0.3-0.5kPa. 吸呼比例(I:E): 一般设在1:2-1:1.5. 11:39 * * * * 杜青青 神外一 * 主要内容 相关解剖知识 1 常见引流管护理 2 气道护理 3 知识总结 4 相关解剖知识 硬膜:为一层坚韧纤维膜,由2层合在一起构成,在颅内硬膜与颅骨内面紧密相贴。包在脊髓外面的叫硬脊膜,通过枕骨大孔与硬脑膜相连。 蛛网膜:为1层很薄的半透明膜,位于硬膜深面,蛛网膜与深面的软膜之间有许多小梁呈蛛网状,为蛛网膜下隙,腔内充满脑脊液,此腔贯通脑和脊髓。在上矢状窦两旁蛛网膜形成许多突起突入到窦内,称蛛网膜颗粒,是脑脊液回流到静脉窦的最后通路。 软膜:紧贴在脑和脊髓表面的薄。 脑的被膜 硬脑膜 蛛网膜 软脑膜 左右侧脑室 室间孔 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左、右外侧孔 后正中孔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 颈内静脉 脑脊液:由各脑室脉络丛产生 循环途径 Cerebral spinal fluid * 神外常见引流管 常见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 腰池引流管 创腔引流管 硬膜外引流管 硬膜下引流管 V-P分流管 脑室引流管 脑室引流:是经过颅骨钻孔或椎 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部位: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整角进行穿刺。 脑室引流管护理 (1)体位:取平卧位,保持安静。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患者,应予约束,防止患者自行拔出引流管而发生意外。搬运病人时:暂夹闭引流管。 (2)固定:仰卧位引流管的开口需高出侧脑室(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