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读《红楼梦》趣事一箩筐.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茅盾先生曾说过:与海外打交道,以《红楼梦》为最好。  这话不假。《红楼梦》最适宜外国青年阅读,它与半文半白的《三国演义》、充满口语的《水浒传》、典雅文言的《聊斋志异》相比,语言上有优越性,近于普通话,而且表现手法新颖,与欧美十八、十九世纪的小说不谋而合。  我多次给外国留学生讲《红楼梦》。在外国青年眼中,《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风俗画,是中华民族心理和习惯的代表,像希腊奥林匹克、西班牙斗牛、埃及金字塔一般,是中华民族鲜明特征之一。  留学生奇怪地问:王熙凤怎么能公然这样做  外国留学生特别注意《红楼梦》的情节和细节。  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云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王夫人突然向王熙凤查问:为什么姨娘们的丫鬟月钱短了一吊钱?凤姐回答:他们外头商议的,姨娘们每位的丫头分例减半,一人各五百钱,两位丫头,所以短了一吊钱。  王熙凤用“他们外头”做挡箭牌,实际是她扣了姨娘丫鬟的月钱。  留学生奇怪地问:王熙凤怎么能公然这样做?她不怕王夫人进一步查吗?  我解释说:王熙凤说“他们外头”指林之孝等管家。中国封建世家有“三尺男童不得入于内宅”的规定,王夫人不可能找男管家来查问,这就使王熙凤有机可乘。把自己克扣月钱栽到“他们外头”身上,这是描写王熙凤钻封建礼教空子的神来之笔。  有一回,刘姥姥为贾府算螃蟹账:“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的了。”  这二十多两银子怎么得出来的?日本留学生小岛算不明,我只好拿起笔给他加减乘除。这样看《红楼梦》,真像钻牛角尖。曹雪芹在写王熙凤的利钱、大观园的螃蟹账时,大概早拿笔细算过吧?如果没有十年披阅、五次增删、捻断数茎须的艰辛劳动,怎经得起异域他邦学人的反复推敲,细细查考?  “老师您看,这两人对话真是又啰嗦又不明白”  有时,外国留学生对红楼人物的对话瞠目不知所对。例如,李嬷嬷奉宝玉之命去请贾芸,路遇红玉,有这样一段对话:  “(红玉)刚至沁芳亭畔,只见宝玉的奶娘李嬷嬷从那边走来。红玉立住笑道:‘李奶奶,你老人家那去了?怎打这里来?’李嬷嬷站住,将手一拍道: ‘你说说,好好的又看上了那个种树的什么云哥儿雨哥儿的,这会子逼着我叫了他来。明儿叫上房里听见,可又是不好。’红玉笑道:‘你老人家当真的就依着他去叫了?’李嬷嬷道:‘可怎么样呢?’红玉笑道:‘那一个要是知道好歹,就回不进来才是。’李嬷嬷道:‘他又不痴,为什么不进来?’红玉道:‘既是来了,你老人家该同他一齐来,回来叫他一个人乱碰,可是不好呢。’李嬷嬷道:‘我有那样工夫和他走?不过告诉了他,回来打发个小丫头子或是老婆子,带进他来就完了。’”  外国留学生说:老师您看,这两人对话真是“又啰嗦又不明白”!我解释说,这段对话,把受“男女之大防”、“主奴有序”压制、而又对贾芸钟情的红玉,写得栩栩如生。  红玉正在思念贾芸,听李嬷嬷说什么“云哥儿雨哥儿”,正中下怀,急欲从李嬷嬷嘴里套出贾芸什么时间来大观园。但她不能直接问,只能旁敲侧击。经过这样一番貌似啰里啰嗦、实则心机妙用的问话,红玉终于问清贾芸的行踪,就没事人一般在那儿“守株待兔”,果然见到了贾芸。  弄明白了这段对话的内涵后,日本留学生小岛英夫感触很深:西洋文化是“钥匙文化”,神州文化是“无钥匙文化”,极难得其门而入。  其实,神州文化也是钥匙文化,这钥匙,就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特点。别林斯基曾经论述:只有遵循不同的道路,人类才能够达到共同目标;只有过各自独特的生活,每一个民族才能够对共同的宝库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红楼梦》描写出了中华民族的理念和心理特点,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具有“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价值。  瑞典青年喜欢王熙凤,日本小伙夸赞袭人  外国留学生对红楼人物的看法也极有意思。  “老师,贾宝玉算不算同性恋者?不是?您说他同蒋玉菡、柳湘莲的关系,表现了他对被压迫者的同情。那么,他和秦钟呢?照贵国的观点,他俩属于同一阶级吧?这算不算同性恋?”1980年瑞典学生傅瑞东在课堂上这样提问。  贾宝玉搞同性恋?在“文革”刚结束,人们仍用阶级观点分析人物形象时,这观点新老红学家都不能接受。其实傅瑞东的看法不全无道理,只是我自己囿于贾宝玉是“正面人物”的观念,不肯用违反常规的观点分析他。  讲到王熙凤时,我把有的评论家的论断“蛇蝎美人”四个字往黑板上一写,傅瑞东便摇头咋舌:“哎呀,可怕呀!”他说:贵国学者、教师为什么都骂王熙凤?我倒喜欢她。她非常有能力,善于理家又风趣横生。我希望我将来娶的妻子像王熙凤。我说:你说得有一定道理,有位著名红学家早就说:骂凤姐恨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瑞典青年喜欢王熙凤,日本小伙小岛英夫却夸赞袭人。讲到宝玉冒雨回怡红院,因开门晚踢了袭人一脚时,我给小岛分析袭人的话,“但只是别说打了我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