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何海军 ? 一、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义,是因椎间盘的蜕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以及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疼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它的发病率与各种因素有关,占门诊下腰痛的 10-15% ,占骨科因腰腿痛住院的 25-40% 。男女的发病率相差比较大,一般认为是 7~12 : 1 ,可能与和男性劳动强度大有关系。发病年龄主要见于青壮年,其中 80% 以上分布与 20-40 岁之间。它发病的部位可见于腰椎的各个节段,但以 L 4-5 最为多见,大概占 60% 左右。 L5-S1 占到 30-40% ,其它的分布在 L3-4 或者以上节段,其中同时两节突出者占 5-10% 。 二、历史回顾 有 史记载以来,人类就受到腰腿痛的烦扰。在原始文化中将其归罪于魔鬼在作怪。后来古希腊人认识到下腰痛症状系由疾病引起,并以休息和按摩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到公元 15 世纪才明确地描述了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到公元 18 世纪提出这种疼痛是由坐骨神经引起的。 三、解剖概要 椎间盘的构成由上、下软骨板,髓核和纤维环三部分组成。椎间盘占脊柱全长的四分之一,其中腰部最大,颈部次之,胸部最小。 软骨终板上下各一,它的平均厚度大概是 1mm 。作用主要是承受压力、保护椎体。只要软骨终板保持完整,椎体不会因压力而产生吸收的现象,防止髓核突入椎体。 纤维环为纤维软骨组织,防止髓核向周围突出。纤维环可以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由胶原纤维组成,内层由纤维软骨组成。纤维环的前部和两侧部分最厚,几乎等于后侧部分的 2 倍。纤维环比较坚固,它紧密附着于软骨终板上,可以保持脊椎的稳定性。 髓核是脊索残余的组织,黑白色,它的水份含量可以占髓核总量的 75-90% 。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物质逐渐被软骨组织所替代,各种成份组结合使髓核形成立体网状角状结构。髓核具有可塑性,在压力下可以变成扁平。纤维环与软骨板将髓核限制在球形腔内。 四、发病原因 椎间盘蜕变是椎间盘突出的基础;而外伤是发病的重要原因。日常生活中腰椎间盘反复的承受挤压,屈曲和扭转等负荷,容易在腰椎间盘受应力最大处及纤维环的后部由里向外产生裂隙,这种变化不断积累而逐渐变得薄弱。在此基础上由于一次较大的外伤,或者反复多次轻微的外伤,甚至一些日常活动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时,均可促使退变和积累性损伤的纤维环进一步破裂。已变性的髓核组织由纤维环软弱处或破裂处突出,纤维环损伤本身可以引起腰痛,而突出部压迫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引起放射性疼痛、腰痛、放射性下肢痛及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五、病理分型及变化 (一)病理分型 1. 根据病理改变也就是影像依外形来诊断。可以分为膨出、突出、脱出。 ( 1 )膨出:椎间盘径线增大,髓核保持原位。 ( 2 )突出:椎间盘局限性膨隆,纤维环基本上是完整的,只是髓核发生了移位。 ( 3 )脱出:椎间盘纤维环的破裂,间盘也就是髓核疝出。 2. 根据突出部位来进行分型的话,分为中央型、侧方型、还有脊外侧型。 PPT7 这个图可以看到一个正常的椎间盘,以及椎间盘膨出,突出以及脱出的示意图。 (二)病理变化 椎间盘和椎小关节的病理变化。 1. 功能障碍期 椎小关节的滑膜炎,可以引起它的功能障碍,同时椎间盘也会出现环形撕裂,撕裂之后也会引起功能障碍。 2. 不稳定期 不稳定期就是椎小关节活动度可以变大,继续退变,关节囊松弛,以及小关节的半脱位,会引起椎间盘的突出,椎间盘突出之后可以导致外侧神经的受压。 3. 稳定期 稳定期就是关节突逐渐肥大,增生肥大,会出现单一平面的狭窄以及骨赘的形成,最后可以导致多平面脊椎病和狭窄。 六、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是症状、体征以及特殊检查三个方面。 (一)症状 它的症状主要是腰背部的疼痛、下肢的放射性疼痛以下肢的麻木或感觉异常、脊柱侧弯的畸形以及脊柱的活动受限。 1. 腰背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 腰背部疼痛可以出现在腿痛之前,也可以同时出现。疼痛部位主要在下腰部和腰骶部。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椎间盘突出以后,刺激了纤维环外侧和 后隆门内中 的窦椎神经所产生。疼痛部位一般比较深,难以定位。疼痛性质一般是钝痛、刺痛或者放射性疼痛。 下肢的放射性疼痛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 L4-5 和 L5-S1 的 锥间隙。坐骨神经正是来自 L4-5 和 S123 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者先由臀部的疼痛开始逐渐放射至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与足背以及足底外侧和足趾。 中央型的突出常引起双侧的坐骨神经痛。疼痛具有以下特点,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及足趾,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及排便,都可以使腰痛和放射痛加重。活动时疼痛加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