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荀子》二则
一、荀子介绍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后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认为人类天生有欲求,有欲求必有争夺,任其天性发展,必做恶事,因此他提出“性恶论”,强调发挥教育和礼法的作用,认为“今之人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认为人和物都可以改变,能改造好,能“知明而行无过”。 秦昭王执政时,荀子赴秦,和秦昭王与范睢进行交流。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55年),荀子被楚国的相国春申君任命为兰陵(山东莒南)令。荀子勤政爱民,深受老百姓爱戴。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楚君听信谣言,驱赶荀子离开楚国。荀子到了赵国,被任命为上卿。在赵国任职期间,荀子写书信与春申君,对楚国政治表示讥刺。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春申君死,荀子又回到兰陵居住,著书立说,不久即谢世。荀子著书三十二篇。
荀子是战国时期继孟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他善于汲取诸子学派所长,发展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不仅集儒家之大成,同时集先秦诸子之大成。在自然观方面,荀子汲取了道家“天道自然”的观念,反对天命和鬼神迷信,以为“天行有常(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因而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命题。他关于学习、人的本质、理论哲学的论述,与相关内容的同时代论述相比,惟一的区别就是他更合理、更明确。荀子的理论代表了中国历史上所存在的最高水平的理性。他的人性恶是把人的好恶天性作为人性的基本方面,而把理性规范作为后天习得。他达到了西方心理——伦理学在17、18世纪才达到的水平,他的人性说比孟子的唯心主义性善论更有道理,更合实际。总之,荀子的思想对秦汉政治、学术等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二、课文解析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zá)。傲,非也;囋,非也; 君子如向矣。
【翻译】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 叫罗嗦;浮躁罗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忘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物理而物失之也!愿于物之所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认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翻译】(与其)认为天伟大并思慕它,哪里比得上像物一样对待它并且控制它?(与其)顺从天并赞美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它呢?(与其)盼望、等待天时,哪里比得上适应天时而役使它呢?(与其)顺著万物使它他增多,怎么比得上发挥人的只能使物类按照人的需要而变化增殖呢?(与其)思慕万物,想使它们成为对我们有用之物,哪里比得上治理好万物,而不失掉它们呢?(与其)寄希望于万物能自然生长,哪里比得上掌握其生长规律,使它按照人的需要更好地生长呢(有:占有,掌握)?所以放弃人的努力指望天(错:通“措”,放置,舍弃),那就不能理解万物的本性(也就不能主动地利用它)
三、讨论
比较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谈谈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四、阅读链接
《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