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式文明旅游由来与未来
中国式文明旅游的由来与未来 一、 中国式文明旅游何以成为一个问题?
(一)世界文明舞台的主客互动:游客行为的文化与文明意义
1.不被领情的另类中国游客
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居于世界第一的现实令世界瞩目,而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开始以异样的目光打量蜂拥而至的中国游客。关于中国游客不文明的报道频频见诸西方主流媒体,若以世界文化的通行视角来考量,中国游客似乎与旅游目的地国文化格格不入。于是乎,中国游客的个别行为被迅速传播放大,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中,中国游客被异化为一个土豪炫富、自我中心、缺少教养的粗俗群体
而事实情况却是,中国游客在周游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消费输出外汇,拉动了旅游目的地国的经济,同时也通过东方行为方式交流文化,丰富世界文明
2.主客互动的文明不适应症
1996 年,美国学者塞缪尔“文明冲突论”(Clash of Civilization)。他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非洲文明。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差异。“文明冲突论”反映了冷战后西方政治精英对世界格局的新思考,但该理论过分夸大了文明的作用,并鼓吹“中国威胁论”和“西方文明优越论”
人类的本质在于“社会性”(马克思),而文化或文明是社会性精神物质的总和,史密斯(Valene L.Smith)在其《旅游社会人类学》中所强调的旅游过程中的主客互动在当今中国游客出境旅游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西方文明对中国崛起、中国游客潮涌般走向世界过程的不适应和抵触,恰恰反映了世界文明的不和谐一面。在旅游主客互动中实现文明和谐,并最终融合出一个共同的文明正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之一,因此,这些看似小事的“旅游文明”其实事关人类整体
(二)关乎国家形象的文明旅游:另类中国游客及其涟漪效应
1.聚光灯下的文明旅游问题
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通过35年的改革开放,今天已实现了全球第一的经济快速崛起,迅速置身于世界舞台的中央。但同时精神信仰的缺失及历次政治运动所导致的文化传统断层,使中国在大国崛起进程中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些文化不自信,常常会不自觉地探问:我行吗?他国怎么看我?可以说,中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像今天这样如此关注自我形象
在政府关注、公民敏感、媒体炒作等多方关切下,中国游客文明旅游问题渐渐成为了聚光灯下的焦点。于是乎,中国出境旅游的极个别另类游客以及特定场景下的行为被有意捕捉、刻意放大,形成了关于中国形象的负面涟漪效应,一些标题党更是通过哗众取宠搏眼球的媒体炒作不断升温这一话题
2.国家软实力与旅游外交
近年来,围绕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文明旅游行为问题,中国政府开始从国家形象与国家软实力的高度关切介入。据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开始国家旅游局协同相关部委针对中国游客文明旅游出台了11余项通知及具体举措,《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文明旅游十大提醒语》《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可谓细致入微。而来自社会民众的焦虑也不断升温,相关旅游协会及龙头企业发出“文明旅游倡议书”积极跟进,有识之士的呼吁也频频见诸报端。2014年起,国家旅游局更是以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将“旅游文明”问题上升到旅游外交的层面,全方位推进全民文明旅游,通过发布“游客黑名单”警示,引发了全社会对文明旅游的积极正面响应
(三)文明旅游形象的嬗变机理:从人格教育缺失到舆论放大
1.中国现代教育的系统缺失
如果对中国游客不文明旅游现象追根溯源,不难发现当前中国公共教育体系的致命短腿:学校除了书本知识传递外,普遍不重视公民文明意识和人格养成教育,更勿谈文明的知行合一实践。因此,部分中国游客在出境旅游过程特定的低约束、自我放松环境中,个人文明陋习就会自然暴露无遗
2.新旧经济体对立与对话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海量的进出口贸易和中国整体的经济体量规模直接决定着现阶段世界经济的走向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已达1.17亿人次,出境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而同期中国自由行市场增速是全球的3倍,中国游客的消费增长水平是美国的4倍
2015年人民币加入SDR(special drawing right,即特别提款权)成为世界货币,将进一步确立中国在国际商品交易中的定价权。然而旧经济体从来都不会心甘情愿地放弃主导权,因此新旧经济体之间的心理对立始终存在,国际旅游作为中国走向世界与传统经济体的一种对话方式自然会夹杂不和谐之音,尤其是在自身文明功底尚未准备充分之时,走出去的中国游客难免会被人说三道四
3.两类旅游模式的行为冲突
近年来,富裕起来的中国公民纷纷选择出境旅游、周游世界,但现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成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疗指南(2023年版)》解读.pptx VIP
- 幕墙工程监理细则.docx
- 肾病综合征教学版.ppt
- 2024-2034年卫星通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 智启未来,育见新篇——AI赋能教育教学的探索 课件.pptx VIP
- 哺乳期乳腺炎护理.pptx VIP
- (二模)遵义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卷 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
-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终结性考试 试题附答案.docx
- 大学生学习小组管理实施计划.docx VIP
- 湘美版(2024)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走在大路上》精品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