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侨机工谢宾元报国之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侨机工谢宾元报国之路

南侨机工谢宾元的报国之路   1939年2月上旬,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应重庆国民政府行政院和军委会西南运输处之请,开始发布通告,招募和派遣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主要在滇缅公路从事抗日物资运输工作。成立于1930年4月30日的马来西亚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亲如弟兄,视日本军国主义为亚洲人民的共同敌人,鼓励自己的华族成员回祖籍国去参加抗日救亡斗争 定居在新加坡的马来西亚共产党员谢宾元,早就立志“一有机会,报效祖国”,为响应“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的号召,于1935年5月,背着家人参加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离开新加坡前,他委托好友给弟弟捎话:“你养家,我救国。” 一 谢宾元,原名谢星,1918年出生于广东三水。因生活所迫,幼年时随母亲赴新加坡谋生 当时,新加坡属英国的“海峡殖民地”,马来语意为“狮城”,华族称之为“石叻”“星洲”,华族人口占四分之三以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谢宾元14岁便进入德国资本家开办的后港机械厂当学徒。他先后在新加坡3家机械厂当机工;由于悟性高、肯吃苦,8年后成为一名技术精湛的优秀机工。他和弟弟月薪都达90叻币,一家3口生活达到当地的中等水平 尽管谢宾元在新加坡的生活可谓衣食无忧,但时刻不忘自己是炎黄子孙,内心一直有割舍不下的牵挂,那就是大海北边祖国的安危,那里是自己“根”之所在,有四万万同胞,自从九一八事变以后,就遭受日本军国主义铁蹄的践踏蹂躏。他密切注意当地媒体的报道,了解中国军民抗日救亡的动向。特别是看到当地戏院(电影院)播放的反映中国状况的新闻记录影片,看到日寇奸淫烧杀的滔天暴行,更是怒不可遏,寝食难安! 谢宾元积极投身当地华侨华人掀起的抗日热潮,参加“机械工人救济祖国难民委员会”“新加坡华工抗敌后援会”等社团组织的活动, 并成为这些爱国组织的领导成员。在民众中宣传抗日救亡、抵制日货;同时捐钱捐物,救济祖国抗日军民;还经常组织工人举行示威游行,反对日本侵略中国 1937年初,谢宾元加入马来西亚共产党领导的青年团,不久正式转为马来西亚共产党党员;而这两个组织中,华人成员都占了多数。从此,他坚定了马列主义信仰,始终不渝地为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利益而斗争 二 1939 年5月,谢宾元和队友押运着新加坡华侨救济委员会筹集的医药用品等援华物资,踏上回国参战之路。他们经香港、重庆、宝鸡等地,把延安当作此行的目的地。到达西安后,他们受到八路军办事处的热烈欢迎。得知谢宾元是一名高级技工,又是一名马共党员后,便介绍他到敌后兵工厂工作。他在海外知道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海内外热血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十分向往。但听说敌后兵工厂更需要他这样的技术人才,心想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到革命最需要的地方去,于是痛快地答应了。他满怀报国之志,在八路军战士的引领下,带病坚持步行10余天,来到华北抗日根据地――山西武乡,进入新的战斗岗位――兵工厂,成为一名光荣的八路军军工 1940 年1 月,朱总司令在王家峪总部亲切接见了这位爱国侨胞、马共同志。当朱总司令来到他住的窑洞,同事们告诉他“总司令看你来了”时,谢宾元激动万分,不顾发烧病痛,一下子跳下炕来,直挺挺地站立,向总司令敬礼,说:“总司令好!”朱总司令亲切地握住他的手说:“快坐下!快坐下!”朱总司令问他一路上好不好走?过敌人封锁线时顺不顺利?海外华侨对抗日的态度怎么样?……谢宾元一一作了回答。朱总司令又问:“你出生在南洋热带,乍到寒冷的北国抗战,能适应这种困苦的战争环境吗?”他慷慨地回答道:“为了拯救祖国的同胞,我甘愿吃苦受累。”说到海外华侨的动态,谢宾元说:“大家都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非常关心祖国的命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力支持祖国抗战。我在国外经常看报,还知道平型关大捷的战况呢!”朱总司令听了连声说:“好!好!好!”最后嘱咐谢宾元要安心休息,养好身体,投入新的战斗 这次士兵与将军的会面交谈虽然只有半个多小时,但谢宾元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工作,以优异的成绩报答首长的关怀! 这时,碰巧下了一场鹅毛大雪,大地银装素裹,分外壮观,激起了朱总司令的诗兴,他当即写下一首《寄语蜀中父老》:“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壮美画卷 朱总司令这首诗在总部机关里争相传抄,人人背诵。谢宾元把这首诗抄在笔记本上,时常阅读吟诵,激起了他对践踏我土地敌寇的仇恨和对捍卫我主权及领土完整的抗日军民的无限热爱! 《武乡县志》(1986年6月出版)在“大事记”中记载:“一九四?年一月,朱总司令在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接见来自新加坡的华籍共产党员谢宾元。” 三 谢宾元来到山西武乡不久,经过个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