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冠县武训高级中学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讲义.doc

山东冠县武训高级中学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考纲要求]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黄土高原概况 (1)范围: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2)地貌特征:厚层黄土覆盖(风力沉积),河谷发育,地表破碎(流水侵蚀)。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耕地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2)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 (3)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温馨提示] 水土流失是在水力、重力、风力及人类不合理活动影响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原因 表现 地理位置特殊 从平原向山地高原、从湿润区向干旱区、从森林向草原、从农业区向牧业区的过渡地带 黄土质地特殊 钙质胶结的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成,干燥时坚实,遇水易分散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多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地质灾害频繁 滑坡、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   2.人为原因 (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耕作制度、生产建设中的不合理土地利用。 (2)破坏植物:农业垦荒(为主),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1.治理策略 (1) (2) (3)以综合治理为手段: ①原则 ②目的 2.具体措施 (1)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哪些? 提示:固沟、护坡、保塬。 (2)治理水土流失的农业技术措施有哪些? 提示:①管理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轮作套种等;②技术措施: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 (3)生物措施:地区 措施 目的 不宜耕种的地区 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地表植被 有条件地区 大力植树种草,实行乔、灌、草结合 防止暴雨对表层土的冲击,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团粒结构,提高抗侵蚀能力 [温馨提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三类措施之间的作用和功效是不同的,工程措施见效快,生物措施是根本,农业技术措施是关键。 1.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的自然景观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如下图所示: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自然原因: 自然要素 特性及表现 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特性 表现 地理位置 过渡性 ①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②从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③从森林向草原过渡;④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 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条件不够稳定,抵御灾害能力较弱 土壤质地 特殊性 黄土由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成,土质疏松 黄土层极易受流水侵蚀 降水 不均匀性 ①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季;②多暴雨 易造成水土流失 自然灾害 频繁多发性 地处自然灾害频繁多发地区,滑坡、塌陷、泥石流时有发生 加剧水土流失 (2)人为原因: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且黄土高原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导致了人口与有限的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 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人类活动 过程 结果 农业 轮荒制度 烧荒→耕作→弃荒→开荒 使原来的林草被破坏 加剧水土流失 工矿业 露天开矿 开挖表土→弃土 破坏植被,使矿区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 其他生产、生活 建窑洞、修路、建水利设施 开挖表土→施工 破坏植被,扰动土壤 ②植被破坏:过度樵采(解决生活燃料需求);历史原因(营造宫殿、战争、毁林开荒等)。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地区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实行“保塬、护坡、固沟”方针,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具体措施如下图所示: 考点 常考题型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 以流域图为载体,结合相关图文资料考查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例1] 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800~1 600 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 资料二 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构成。 资料三 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_______;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_______。 (3)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影响有______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 C.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