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第1课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时训练.doc

山东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第1课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时训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测控导航 考点 题号 资源跨区域调配 1、3、6、9、1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2、4、5、7、8、10、11、12 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311~312页)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优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解析:1.B 2.D 第1题,我国煤炭资源不仅丰富,而且产量大,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百分比最高。第2题,电荒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我国大部分耗能工业也分布在东部地区;西部农村能源结构并不以煤炭为主,而是以秸秆、柴草为主。   (2011广东检测)读“某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图”,回答3~5题: 3.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为(  ) A.能源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4.右图中资源调出区制约其工业发展的因素是(  ) A.资金 B.技术 C.能源 D.人才 5.左图中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B.空气污染 C.生态环境脆弱 D.地面塌陷 解析:3.B 4.C 5.C 第3题,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该线路表示的是南水北调工程。第4题,右图中水源调出区的能源资源较为缺乏,制约了工业的发展。第5题,青藏高原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环境脆弱。    6.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 ①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 ②沿线地区经济较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③经过高原山区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来源地更多,供气更稳定 ⑤运输线路较短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7.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B.有助于把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 8.2010年同2005年相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将会出现的变化是(  ) ①能源消费结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②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③煤炭的消费量大幅度下降 ④天然气的消费量的增长幅度最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6.C 7.C 8.D 第6题,沿线经过了华中和华东经济较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主要经过的地区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势平坦,工程量小;与轮南至上海的线路相比,该线路明显较短。第7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自身能源很少,对能源的需求量很大,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其能源短缺问题。第8题,读图表数据可知,2010年煤炭仍然是我国消费的主要能源,虽然其消费比重降幅最大,但并不代表其消费量会大幅下降。   (2011绍兴调研)如图表示中国1978~2006年能源生产重心(区域能源产业产量空间分布的重心)变化轨迹(不包括港澳台)。读图,回答9~10题: 9.1978~2006年中国能源生产重心总体上向(  ) A.西南方向移动 B.东南方向移动 C.西北方向移动 D.东北方向移动 10.中国能源生产重心轨迹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振 B.东南沿海产业结构的提升 C.高耗能工业比重的提高 D.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 解析:9.A 10.D 第9题,读图可知,1978~2006年中国能源生产重心总体上向西南方向移动。第10题,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导致中国能源生产重心轨迹发生变化。 二、综合题(对应学生用书第312页) 11.“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于2010年11月5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在全国引起广泛热议。如图为海水西调入疆构想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程建设可能对沿线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 (2)分析图中A、C两地气候特征差异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域 A C 气候特征 对农业 生产的 影响 有利 不利 解析:第(1)题,该工程主要经过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生态脆弱,工程建设易引起生态环境破坏,渤海海水引流过程中易造成土地盐碱化。第(2)题,读图可知,A区域位于渤海沿岸,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利于农业发展,但易遭受旱涝、寒潮等灾害;C区域位于新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光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