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讲稿精要
解答事例2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 炎 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问题: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这首诗的风格特征是沉郁悲怆(或深沉浓重)。诗人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高考常见概念补充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常考的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野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5)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二)表达技巧题分析 1、表现手法题 设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手法)。 解答方略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或技巧,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渲染、烘托、反衬、象征、用典、比兴、反复等。 解答步骤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这种手法。③分析此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答示例 塞 下 曲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问:谈谈本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 答:颔联用典,同时也使用了反衬手法(步骤①).“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使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步骤②)。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忠勇,起到了有力的衬托作用。也表现了诗人对战士们的赞颂之情(步骤③)。 2、表达方式题 设问方式 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这首诗(词)是如何描写景色的? 解答方略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描写和抒情。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解答步骤①点明何种表达方式。②结合诗句进行具体解析。③表现诗人何种感情。 解答示例 竹枝词①(之一) 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②是人家。 银川金钗③来负水,长刀④短笠去烧畲⑤。 注:①竹枝词:唐时巴渝民歌中的一种,唱时吹短笛,击鼓应节,边舞边唱。②烟火:炊烟。③银川金钗:妇女手臂和头上的饰物。④长刀:一种耕种的工具。⑤烧畲:烧荒备耕。 问:这是一幅巴东山区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就构图而言,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答:这首诗一句一景,合起来构成一幅完美的艺术图画。画面由高而低,由山而川,由满山桃李引出炊烟人家,又由山村引出男女努力春耕的情景,层次清晰,流露出诗人由衷的喜悦与赞美之情。 3、修辞手法题 设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就诗的某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赏析文字。 解答方略 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双关等。 解答步骤 ①点明何种修辞。②结合诗句进行具体解析。③此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 考纲要求 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态度 本考点 能力层级为D 阅读方法 第一步,整体感知 从题目到作者到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