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中的家训思想及其德育意义研究.pdf

曾国藩家书中的家训思想及其德育意义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曾国藩家书中的家训思想及其德育意义研究.pdf

南方论刊 ·2017年第 1期 学术之 窗 曾国藩家书中的家训思想及其德育意义研究 范国强 马艳霞 (江苏大学 江苏镇江 212013) 【摘要 】曾国藩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名臣,儒家中庸思想的坚守者与杰出实践者。其注重修身,学贵有恒、以仁治 军、孝悌持家、勤政为本等家训思想深刻体现了其一生谨慎的行事规范与儒家中庸的行为准则。深刻挖掘其思想精华, 对于贤达家训的更好继承,对于当代和谐社会的有序推进,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 现实意义。 【关键词 】曾国藩;曾氏家训;教化思想;德育意义 曾国藩,湖南长沙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有人推 国藩篱”为志,并付诸于后人赞叹的实践,成就了他一 崇他为千古第一名人,但亦因镇压太平天国等事件又使 生的荣辱。可见,成大事者必须有大志于胸,并且时时 其饱受争议,有 《曾文正公全集》传于后世。曾国藩从 刻刻忠于自己的志向去脚踏实地,勤恳的践行自己的志 一 个世代耕读之家子弟走向首善之区,建有后人所羡慕 向。 的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之业,一生尊荣,成为中国 (二)静心慎独,勤于雕琢。天下之事,贵在用慎。 最后封建王朝走向落没时期的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影响 稳重求慎,比险中求胜更有眼观。 “慎独”是曾国蕃人 了整个中国近代史。在曾国藩的家书中,凝聚了他对中 生哲学的最好体现,慎独并不意味着保守,这是曾国藩 华上下五干年的真知灼见,而这些见解是其历经官场、 在官场和处世中所得的感悟:谨慎当头,躬身入局,深 沙场磨砺之后提炼出来的,不空洞、不浮夸,对当时和 恐 “全”后 “吝”与 “凶”随之,故而以慎、戒自律, 后世都有着极大的实用价值,是一笔值得后人继承的精 时时自惕。曾国藩的独慎有两个方面:一是忠诚,这里 神财富与文化遗产。 的忠诚是为官处世躬身入局的行为准则,对天下事不当 看客,从自己做起,虚心实做。曾国藩认为,世道之所 一 、 曾氏家训中的修身思想 一 以变乱,是因为人们心中充满贪欲,为了各 自的利益互 (一)君子立志在于宏。古往今来,凡是要成就大 相争夺,不遵守社会规则,罔顾法纪,给社会带来危害。 事者无不心怀大志,志存高远。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 而当危害发生时,他们只会躲避责任,不愿意拿出一点 子堂”。中国古代,在社会底层的人想要改变 自己及家 担 当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于是,那些忠诚的人站出来 族的命运,只能通过 “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一举成名, 改变不好的社会现象,克制 自己的欲望去关心他人,先 光耀门楣,封妻荫子。曾国藩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耕读之 从 自身做好,然后鼓舞别人改变。二是知足而 自律,深 家,父亲曾麟书在读书方面资质一般,未能成才,但是, 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曾国藩秉持 “知足”独慎的人生学问, 对儿子的教导从未放松,不厌其烦的励其志耐心教导, 对曾国藩而言最初入仕功名心太重是对他最具损伤的缺 正是这种勤学自励的家风,曾国藩在青少年时期就锐意 点,不仅损害了他的人生境界,也损害了他的躯体,所 功名,意气 自豪,立志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他 以宦海多年深知知足之道,他常常教育子弟要安乐知足, 二十三岁考取秀才,二十四岁考取湖南乡试举人。为光 感恩现状,不要欲望过多以免满招损。因为深知人生大 宗耀祖、报效朝廷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他并没有 多的不快都是 “人心不足蛇吞象”,对于没有超出常人 自满于此,在二十四岁的年纪虽然新结连理但义无反顾 资质的人来说多欲多求只会给 自己招来损害,尤其高居 的远离家乡赴京师会试。两次会试他都落第,但他并不 庙堂若私欲过多,最后只怕招致晚节不保。知足也是曾 气馁,反而坚定了 “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靠着 自 国藩能够避免封建社会功高盖主的名臣最后却落个 “兔 身的努力刻苦攻读,取得了进身的资格,进入上流社会。 死狗烹”的结局的原因。 进入仕途的他仍然没有泯灭志气,反而更加勤勉以 “为 (三)勤思善问与居安思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