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穷苦与心思扶贫.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思穷苦与心思扶贫

心理贫困与心理扶贫 摘要:贫困生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单纯的经济上的帮助无法彻底解决他们的困难。针对贫困生的特点,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同时还要做好贫困生的心理救助。 主题词:心理贫困 心理扶贫 贫困生问题是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的,高校与社会各方面近年来一直非常关注。目前,在高校贫困生群体中,大部分学生能做到正视困难,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然而,在贫困生群体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实告诉我们,贫困生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单纯的经济上的帮助无法彻底解决他们的困难。针对贫困生的特点,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同时还要做好贫困生的心理救助。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帮助贫困学生摆脱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双重压力,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贫困大学生心理现状 关于贫困生的界定,各地各高校有不同的参照标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贫困生的标准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大体上,因家庭收入少,难以依靠家庭的支持而正常完成学业的学生,可以界定为贫困生。根据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对北京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现状的调查(调查者是李登峰—作者注),“高等学校中贫困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 10% — 15% 左右,其中有 73% 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表示不满意, 64% 的贫困生感觉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 52% 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近年来在高校学生中有极端行为的人数,贫困生可占 50% 以上。”由于家庭贫困或家庭支付学习生活费用不足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学生,他们在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要比其他学生大得多,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更多。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生活上的自卑与依赖心理 2)?学习上的无力和厌烦心理 3)?能力上的自轻心理 4)?人际交往上的自我封闭心理 5)?情绪上的焦虑心理 所有这些,都使贫困生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情绪烦躁不安的痛苦境地。表现为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失败感和愧疚感等交织而成的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的情绪状态。一般情况下,适度的焦虑对人体并无害处,有时还会有助于分析和处理所面临问题。但这种焦虑状态持续下去,就会损害正常的心理活动,引发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首先,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各级各类学校长期以来忽视对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培养。中小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无论社会、学校、家长还是学生本人,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不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而对贫困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更是没有引起社会、学校应有的重视,导致贫困生心理上的先天不足。从中学到大学,衡量评价学生的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学时期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好就是好学生,正所谓“一好遮百丑”。而大学衡量人才的标准则是多元的,更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贫困生特别是来自边远、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有的除了学习之外,在知识面、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因而压力很大。 其次,是学生之间贫富对比产生的影响。来自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与边远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消费水平相差悬殊。 再次,学校和社会在经济救助时方法不当或失误也是原因之一。 三,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矫正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反映出贫困生不仅存在“物质贫困”,还存在“心理贫困”。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者,在解决贫困生各种实际生活问题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贫困生的“心理扶贫”。 2.1?自信心教育 客观勇敢地面对现实,恰当全面地认识自我,是贫困大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前提和基础。要学会用本质的、发展的眼光去洞察社会和人生。才能以积极的态度,自觉地驾御自己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才能面对困难与挫折,把握自己的命运和前途。 2.2?人格教育 在对贫困生进行教育时,不要带有任何偏见,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在生活上要给予资助和关心,在学习上要多鼓励和帮助。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扶贫先扶志”,不仅要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时,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者,应尊重贫困生的隐私,以较为适当的方式做好贫困生的工作,使他们生活在一个相对自然、轻松的环境中,使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 2.3?渲泄心理教育 贫困生由于处在生活的“逆境”之中,容易引起其紧张、焦虑、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导致各种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障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工作者应给予贫困生及时的心理疏导,可以指导、帮助他们,通过建立友谊,与自己的知心朋友倾吐内心的苦衷,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松弛。有助于他们良好心理的形成,健康心理的发展。 2.4?耐挫力训练 必须加强对贫困生承受困难和挫折能力的训练,培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