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1讲--第1、2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规划原理第1讲--第1、2章创新

二、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一)理论渊源 1.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P27 背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 要点:(1)托马斯·莫尔设计的“乌托邦” (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3)欧文的“新协和村” (4)傅立叶 “法朗吉”单位 评价: (1)把城市当作一个社会经济的范畴,观念更加全面 (2)为以后的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渊源 (二)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 要点:(1)限制城市规模 (2)实现城市功能分区:同心圆 (3)城市按照规划单元建设 背景:工业革命带来诸多城市问题 1919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经与霍华德商议后,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含义: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掌管。 评价: (1)将城市作为整体来研究,联系城乡关系提出适应现 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 (2)规划界一般都把“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 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3)实践案例:1902年,莱切沃特(Letchworth) (三)卫星城镇理论 背景:20世纪初,大城市的恶性膨胀带来严重的人口和生态环境问题 定义: 在大城市的郊区或者以外的附近地区为了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压力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要点:“卧城”——半独立城镇——基本完全独立的新城 案例:阿伯克隆比(Patrick Abercrombie)的大伦敦规划 评价:从发展轨迹看,规模逐渐扩大,对母城的依赖逐渐减小 现代建筑运动的代表: 1、勒·柯布西埃:巴黎改建设想方案----1922年《明日的城市》中具体阐述;----空间集中 2、赖特,1935年《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分散 3.密斯·凡德罗---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少就是多” 钢框架结构和玻璃的技术美学 4、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学校,风格)?? a,?主张建筑工业化? b,?把功能和经济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四)现代建筑运动与雅典宪章 2 5 6 7 4 1 3 柯布西耶明日城市模型 雅典宪章 背景:现代建筑运动 提出: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国际建协”,《城市规划大纲》 要点:(1)城市要与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2)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要解决居住、工作、游憩 与交通四大功能的正常运行。 (3)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古建筑 (4)按全民意志进行规划,以区域规划为依据;以国家法律形式保证规划实施。 评价:国外近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性总结,是城规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雅典宪章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一项基本文件 (2)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3)宣扬社会文化论的基本思想。规划都“必须对人类的各种需求作出解释和反应。” (4)“规划、建筑和设计必须努力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城市环境。” (5)追求环境的连续性。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要求“城市规划师和政策制定人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每一座建筑物不再是孤立的,而是连续统一体中单元而已,需要同其他单元进行协调,从而完整其自身的形象。 (6)提倡用户参与设计 (五)马丘比丘宪章 7、有机疏散 芬兰建筑师:伊利尔· 沙里宁在1934年发表了《城市---它的成长、衰败与未来》一书,提出了有机疏散的思想。 10. 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决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 1)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2)达维多夫:《规划中的倡导与多元主义》 3)罗尔斯:《公正理论》 4)卡斯泰尔斯:《城市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探索》 11、全球城、全球化理论和全球城镇区域 12、从环境保护到永续发展的规划思想 ◆ 1978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一次在国际社会正式提出“永续发展”又译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的观念; ◆ 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做了界定: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1992年,第二次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发展的主题。 第3节: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 1、城市全球化 2、区域一体化 3、信息网络化 4、全球城镇化 第4节: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