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肾病综合征11.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肾病综合征11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Nephrotic Syndrome(NS)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病理生理———大量蛋白尿albuminuria 主要原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 肾小球滤过膜具有筛孔屏障及电荷屏障作用 当上述屏障、尤其电荷屏障受损时,血浆蛋白大量漏出,其漏出量远超过近曲小管回吸收量,形成大量蛋白尿。 任何增加肾小球内压、灌注和滤过的因素(如高血压、输注血浆或进高蛋白饮食)均可进一步增加尿蛋白排泄。 病理生理———血浆蛋白减少hypoalbuminemia 白蛋白从尿中丢失 刺激肝脏代偿合成蛋白增加 若代偿合成仍不能补足丢失和分解时,即出现低白蛋白血症 其他:蛋白质摄入减少、吸收不良 病理生理———水肿(edema) 基本原因:低白蛋白血症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某些原发于肾内的钠、水储留因素:这种肾钠、水潴留作用并不依赖于血浆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水平。 病理生理———高脂血症 (hypercholesterolemia) 高胆固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中低及极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常与低蛋白血症并存。 与肝合成脂蛋白增加、及脂蛋白分解减少相关(参与分解代谢的某些酶的辅因子从尿中丢失,以致脂蛋白分解减弱)。 肾病综合征的分类 临床分类 病理分类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类 原发肾病综合征: Ⅰ型、Ⅱ型 继发肾病综合征 1、感染: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乙型病毒性肝炎 2、药物:金、汞制剂,Captopril,抗毒素及疫苗,造影剂 3、新生物:主要见于实体瘤、淋巴瘤及白血病 4、系统性疾病:SLE、过敏性紫癜、血管炎,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 syndrome)、DM 5、遗传性疾病:遗传性肾炎 6、其它:肾血管性高血压、 慢性间质性肾炎伴膀胱输尿管返流、肾移植慢性排异。 NS的临床分型 (1985年第二届全国肾病会议) Ⅰ型:无持续性高血压、离心尿红细胞≤10个/HP,无贫血、无持续性肾功能不全、尿蛋白通常为高度选择性(SPI≤0.1,Selectivity protein index,SPI=U/P IgM/U/P转铁蛋白×100%)、尿FDP及C3值正常。 Ⅱ型:高血压、血尿及肾功能不全,尿FDP及C3值大致正常,蛋白尿为非选择性(SPI0.1)。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分类 微小病变 系膜增生性肾炎 膜增生性肾炎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膜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分类 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一) 微小病变肾小球病(Minimal glomerulonephritis) (二) 局灶性及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glomerulopathy) (三)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 (四) 增殖性肾小球肾炎(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1. 膜增殖性肾炎 2. 新月体性肾炎 3. 局灶性及节段增殖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分类--1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分类--1 临床表现:几乎均呈肾病综合征或大量蛋白尿,镜下血尿发生率低(仅15%~20%病例),不出现肉眼血尿 本病对激素治疗很敏感(约90%病例可临床痊愈),并可自发缓解(约50%病例),但却容易复发(复发率高达60%) 反复发作后可能转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分类--2 系膜增生性肾炎 荧光:IgG IgA IgM C3 IgA肾病:以IgA沉积为主, 非IgA肾病:以IgM(西方国家多见)或IgG(我国 多见)沉积为主,常伴C3,均呈颗粒样沉积于系膜区、或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 好发于青少年,男多于女。 光镜:系膜细胞和基质弥漫增生 电镜:同光镜 临床:青少年、中年、老年 多为Ⅰ型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分类--3 膜增生性肾炎 光镜: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弥漫重度增生,并插入到基膜与内皮细胞间,使毛细血管样广泛呈现双轨征。 荧光:免疫荧光检查常见大量C3,伴或不伴IgG,呈颗粒样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 电镜:电子致密物沉积于内皮下及系膜区、基膜内、上皮下 临床:青少年,Ⅱ型NS,贫血、C3↓此型肾炎好发于青壮年,男多于女。 病变进展较快,约1/5病例发病5年后,约1/2病例发病10年后进入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分类--4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 荧光:受累节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