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的作用机理.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的作用机理

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的作用机理 杨雯雁柯玉娟袁媛郑小丽温璐平 【摘要】1988年阿立哌唑的发现, 是受精神分裂症的几种优势病因假说指导。经历的Ⅰ、Ⅱ和Ⅲ期临床试验提示,阿立哌唑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及耐受性好等临床特性。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阿立哌唑的作用机制,其中有两种较为权威的说法。其一,多巴胺假说。认为脑内多巴胺能神经递质异常引起精神分裂症症状。其二,血清素假说。认为多巴胺的活动,受血清素能神经元调节。我们小组旨在研究对抗最典型的精神类疾病——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作用机理的同时,增加自己的生物化学课外知识,锻炼小组合作和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能力。 【关键词】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多巴胺受体;作用机制 我们选择研究精神分裂症药物的原因以及研究精神疾病的意义 人类有很长一段历史对精神卫生健康的关注是一片空白。人们片面地以为身体健康就能百分之百衡量一个人的健康程度。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精神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的进度,不健康的精神状况不仅会使自身遭受痛苦,同时也带给周围的家人朋友很大的负担。精神疾病在古时候被认为是和宗教中的恶魔或者巫术有关,这样的误解不仅耽误了对精神病人的及时治疗,也使历史上对精神疾病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停滞不前。 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随后的十多年里,许多国家参与进来,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将每年的10月10日作为特殊的日子 “世界精神卫生日”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目前全世界共约有4.5亿各类精神和脑部疾病患者,每4个人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段产生某种精神障碍,精神卫生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精神分裂症的简介和它的发病原理 精神病(psychosis)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等的自制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科疾病,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病因未明,多青壮年发病,隐匿起病,主要影响的心智功能包含思考及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能力,并进而影响行为及情感。临床上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 1%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年龄介于15 -45岁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包括妄想、幻想和思想很乱等阳性症状与避离社交和缺乏动机等阴性症状,以及诸如工作记忆等基本认知功能紊乱等。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理,有几种优势病因假说。 其一,多巴胺假说。认为脑内多巴胺能神经递质异常引起精神分裂症症状。并提出不同多巴胺通路的变化致不同大脑解剖区域的功能紊乱,即中脑- 皮质通路的多巴胺功能不足导致额叶皮层的活动低下,发生阴性症状及认知缺损;而中脑- 边缘系统通路多巴胺递质增多引起该脑区活动亢进,产生阳性或精神病性症状。 其二,血清素假说。认为多巴胺的活动,受血清素能神经元调节。在纹状体部位血清素能解除对多巴胺的抑制;而在额叶皮层则对锥体神经元有调节作用,并影响谷氨酸释放。 前一假说有助于解释FGA 和SGA 对中脑- 边缘系统通路的作用以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但D2 拮抗作用若发生在其他通路,就会产生不期望的不良反应,如中脑- 皮质通路———阴性症状、黑质纹状体通路———EPS(锥体外系症状) 及TD(迟发性运动障碍) ;下视丘的结节漏斗通路———高泌乳素血症。 同样,血清素假说有助于解释SGA 较少EPS、不加重(实际上有部分改善) 阴性症状和认知损害,与它们对5 - HT受体的拮抗作用相关。 迄今为止 ,人们既未完全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也不完全清楚现行的抗精神病药起效的分子学墓础.这使此类治疗药物的合理设计面临很大挑战。 阿立哌唑介绍 1、阿立哌唑的发现和发展 研究发现,拮抗突触后多巴胺受体尤其是多巴胺D受体似是抗精神病药显现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效的一个重要因子,但某些脑区多巴胺受体受阻好像也会产生锥体外症状并致激素水平改变。为此,有关研究希冀通过另一机制即刺激可以抑制神经传递的突触前多巴胺自受体来获得既能减少多巴胺活动过度,又无上述副反应的新颖抗精神病药,并首先合成了一个兼具较弱拮抗突触后多巴胺D,受体活性的多巴胺自受体激动剂OPC -4392。有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