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持续性根尖周炎根管外菌群探析
持续性根尖周炎根管外菌群分析 [摘 要] 目的:分析持续性根尖周炎(Persistent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PRP)根管外菌群特点,明确根管外菌群在PRP发生、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方法:我院拟行根尖手术的PRP患者中选取13例13颗患牙及10例10颗正畸拔除牙,使用BrownBrenn染色进行观察及细菌培养。结果:正畸拔除牙染色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PRP患牙BrownBrenn染色可见相互交织、聚集的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13颗患牙共检出根管外菌群86个,检出菌种以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需氧菌为主,其中丙酸菌属检出率最高,构成比为16.3%,其次为放线菌属,构成比为12.8%。结论:PRP存在根管外感染,其感染菌群以丙酸均属、放线菌属为主,在PRP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关键词] 持续性根尖周炎;根管外菌群;细菌培养
中图分类号:R78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5200(2016)03-043-03
DOI:10.11876/mimt201603016
持续性根尖周炎(Persistent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PRP)是指原发性根尖周炎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根尖周病变未愈或出现新的根尖周病变[1]。根管外感染是导致PRP绵延不愈的主要原因,且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及根管充填等前期治疗过程往往导致根管外致病微生物群落发生变化以及局部微生态环境复杂度加剧[2]。因此,明确PRP根管外菌群构成特点,是了解其作用机制、解释治疗失败原因、指导根管感染预防和治疗的关键[3],目前国内关于这一方向文献较为缺乏。我们以13颗拟行根尖手术的PRP患牙及10颗正畸拔除牙为样本进行了前瞻性对照分析,具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PRP患牙选取标准:1)参照文献标准确诊PRP,拟行外科手术或拔除治疗[4];2)根管治疗次数≥2次,距离上次慢性根尖周炎治疗时间≥2年;3)X线片可见根充止点距离根尖距离在0~2 mm内,根管充填致密但根尖病损未见治愈,且根尖伴有直径 细菌BrownBrenn染色结果表明,正畸拔除牙样本未见胶原纤维吸收、牙骨质破坏等病损状态,且未见红染或紫染区域,与Wang等[14]研究结果相同,表明正畸拔除牙根管外无生物膜形成,亦不存在细菌感染。PRP患牙根管外可见大量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定植,并在生物膜的包绕下附着于根尖区外表面,且伴随着根尖骨质吸收、胶原纤维破坏甚至牙骨质的暴露与吸收。Murad等[15]指出,生物膜的特殊结构可将细菌包裹于胞外基质中,将细菌与机体免疫防御因子及液体冲刷隔离开来,对细菌的繁殖、生长起到保护作用,且根管外生物膜常处于隐蔽位置,常规根管治疗往往无法涉及这些部位,导致治疗效果受限。此外,Tennert等[16]发现,处于胞外基质的细菌可结合抗菌因子,在阻止抗菌因子向胞内扩散的同时增强生物膜的耐药性,进一步影响抗菌药物发挥作用。上述机制可能是导致PRP绵延难愈的主要原因,Segura-Egea等[17]亦发现,病程越长、生物膜中细菌数量越高、细菌毒性越强及分布范围越大的PRP患者,治疗越困难且预后更差。我们通过扩增细菌16S rDNA序列发现,PRP根管外菌群以放线菌属和丙酸菌属为主,与Van der Waal[18]等研究结论相仿
本研究在解释PRP发生机制的同时,也为PRP治疗失败的原因提出了参考,即根管外菌群的大量定植及生物膜的良好保护作用,由于条件所限,我们未能进一步明确PRP根管外定植的具体菌群。总体而言,根管外菌群在PR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可以将清除根管外菌群作为努力方向
参 考 文 献
[1] 李红, 侯本祥. 持续性根尖周炎根外生物膜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6): 754-757.
[2] WANG J,JIANG Y,CHEN W,et al. Bacterial flora and extraradicular biofilm associated with the apical segment of teeth with post-treatment apical periodontitis[J]. J Endod, 2012, 38(7): 954-959.
[3] Saber M H, Schwarzberg K, Alonaizan F A, et al. Bacterial flora of dental periradicular lesions analyzed by the 454-pyrosequencing techn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