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城市下水管网建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城市下水管网建设

浅谈中国城市的下水管网建设   中图分类号:S6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228-01 夏季来临,频繁的雨期又来了,而且今年北方下的还都是暴雨,前几天的新乡大暴雨,,短短8小时即造成部分地区严重内涝,城市被淹。这几天郑州也在下大雨,只要雨稍微大点,郑州便多处积水严重,瞬间转入看海模式。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城市下水管网建设会这么样呢?有什么办法能改变我们的现状呢? 前几天看报纸,介绍青岛的下水管网,从1898年10月德国占领青岛的17年间,关于青岛饮用水和地下管网的建设,一直未有中断,他们总共修了12个相互独立又彼此连接的排水系统,包括若干条地上明渠和地下管道、暗渠,至今覆盖着整个青岛西部老城区,其中雨水管道29.97公里;铺设污水管道41.07公里;雨污合流管道9.28公里,总长度约为80公里 德国的排水方式其实算比较不错的,也算是全世界做的比较好的,但是最好的应该是巴黎和日本,一个共同沟打遍天下无敌手 杭州的西溪天堂曾经实验性的做过一条共同沟,那条沟现在好像还在使用,但是只做了很短的一条,本来想在整个西溪湿地或者周边进行推广,可惜的是实践下来行不通 中国城市的排水问题主要有三方面:1,城市规划时就忽略了排水问题,即修筑道路建筑区的时候就不考虑填平低洼地块,把可能的积水引入附近的河流河道湖泊,以及河流河道的淤积堵塞问题也十分严重。2,对于面积过大的低洼地段没有专门设计的加粗的地下排水通道。3,城市化过于密集,导致城市绿地极少,柏油路和混凝土地面占地比例极大,使城市降雨大多积蓄在地面而不是渗入土地 其实我们国家也有做得好的例子。史料记载,在宋朝之前,赣州城也常年饱受水患。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1077年),一个叫刘彝的官员在此任知州,规划并修建了赣州城区的街道。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福沟和寿沟均位于河套老城区,福沟位于该区块北侧,寿沟位于南侧,互不连通 两个排水系统的断面均为矩形,砖石结构,断面尺寸很大,“广二三尺,深五六尺,甓以砖,复以石”,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这两条沟之所以很少发生内涝,因为: 1、排水断面大。断面相对较大。福沟断面约0.5×0.7~1.0m及0.9×1.0~2.1m,沟深1.6~2.5m。寿沟较小为断面约0.4×0.6m 2、地势有利。赣州河套老城区三面环水,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成龟背状 3、有水域调蓄。福寿沟的另一个特点,是与城内的三池(凤凰池、金鱼池、嘶马池)以及清水塘、荷包塘、花园塘等几十口池塘连通起来,组成了排水网络中容量很大的蓄水库,以调节暴雨流量,减少下水道溢流 4、出口建有水窗。防止在雨季期间章、贡二江的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从而倒灌入城的情况,福寿沟还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涨而后之,水患顿息”。由进水口处的内闸门、沟道和出水口处的外闸门组成。由于水窗坡度较陡,水进入水窗之后会形成强大的水流,带走泥沙以及其他固体物质,冲开闸门,排入江中 5、建有合适的排涝站。赣州市还在福寿沟的出水点处建了3个排涝站。一旦出现积水,排涝站的大功率抽水机就可以将它排往江里 6、好的维护和更新改建 那么,从青岛等城市在排水系统设计对比上,中国的城市下水管网建设能借鉴到什么东西呢? 一、修建可以开汽车的排水管道 青岛雨水系统管道较大,市区内最大的一条暗渠入海口断面宽约60米,高约3米,这条暗渠建设于2000年前后,负责1198公顷汇水面积的雨水排放。在新城区建设中,青岛还修建了据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地下管廊工程。在青岛高新区,早在2011年就投入使用了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营55公里。很多人都提到老城区难以建设这么大的地下管廊,但近年来很多地方都纷纷建起来了新城,又有多少地方愿意像青岛一样把功夫花在地下呢? 二、高于国家标准的排水设计 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之一,就是排水管道标准偏低,降雨量超过排水能力。调查显示,我国70%以上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设计标准小于1年一遇,90%老城区的重点区域甚至比规定下限更低 目前中国使用的排水系统只是较细的排水管道,很容易被污泥堵塞,并且即使畅通也无法应付20年一遇的暴雨(水利部标准),现在即将面临的是全球暖化导致的更加异常的气候,旱涝将更加剧烈,20年一遇的排水能力已经完全达不到现代城市的使用要求 三、实现下水道“雨污分流” 青岛一直以来比较重视排水管网的建设,基本严格实现雨污分流的制度。应该说德占时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青岛市这100多年来建设一直是雨污分流。而现在,国内很多城市现在很大一部分管道还是采用合流制 四、根据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