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信息工程系探索应用型办学情况汇报.doc

国土信息工程系探索应用型办学情况汇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土信息工程系探索应用型办学情况汇报解读

国土信息工程系探索应用型本科专业办学情况汇报 坚持改革开放 ——应用型本科专业办学的必由之路 历史回顾 滁州学院国土信息工程系的前身即滁州师专地理系,创建于 1987 年。直到2001年前,国土信息工程系(原地理系)也还只有1个地理教育专科专业,在校学生也就100多人;任课教师不足10人。 二、发展现状 1、办学规模: 目前,国土信息工程系设有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本科,省级特色专业)、地理科学(本科)、测绘工程(本科)、涉外旅游(专科)等专业,共有在校生1200余人 。 2、师资队伍: 现有专职教师3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31人;4人取得博士学位、1人博士在读,29人取得硕士学位、4人硕士在读。35岁以下28人,36-45岁9人,46-55岁1人;毕业于20所不同高校。外聘专家、教师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2人,6人取得博士学位。一支具有较强实力的学术团队(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正在形成。 3、科研能力: 近5年来共主持承担了几十项省厅资助科研项目和校级科研项目,并参加了973项目1项、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先后主持建设省级精品课程2门。自2002年以来在Quaternary International、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科学通报、地理学报等高等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共11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20余篇,并有6名教师先后参编出版教材5本。2001年和2008年先后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2人次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和陈香梅教育基金奖。 我系与滁州文物所合作承担的滁州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滁州市不可移动文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作已初见成效,项目阶段性成果已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等2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 在2008年度学校科研考核中,我系总分排名第一。仅2009年,我系教师就已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点开放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4项。 4、服务社会: 近年来随着办学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影响力的增加,我系可以为社会相关行业或领域提供下服务: (1)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遥感(RS)等3S技术及相关IT技术为支撑,基础空间数据为载体,通过 3S集成应用,提供从行业专用空间数据采集、加工处理建库到GIS软件系统开发的系列服务。 (2)在安徽省境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耕地保护规划、土地生态建设规划、土地整治工程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的编制、设计、论证、咨询等方面业务。 (3)安排具有工作经验的教师和学生参加相关单位和公司土地利用图、地形图测绘项目。 以GIS学科为依托,我系在2004年成功地承办了全省GIS技术应用培训班。目前已先后承担了20余项省、市单位和公司的产学研项目。仅2008年一年我系横向项目协议经费就超过45万元,到账经费35万余元。通过项目开展不仅促进了我系教师科研能力的显著提高,也极大改善了我系的办学条件。我系正为“数字安徽”“数字滁州”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5、学生质量: (1)自升本以来,我系开设的各个专业一直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每年新生录取分数线多高于其他专业。另一方面每年还有不少新生从其它专业调入我系。 (2)几年来我系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全校前茅,人才培养质量已初见成效。例如《地理学报》2007年第3期上就发表了2004级GIS专业钟宜顺同学为第二作者(与南京大学老师合作)的1篇论文。另外,在“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由本专业钟宜顺(04地信)、程彩霞(05地信)、彭洁琼(05地信)组成的参赛小组取得了安徽赛区一等奖的好成绩。2004级王洪闯同学在第二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2等奖。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05级本科班、2006级本科1班和2007级本科1班分别被评为省级先进班集体。 6、实习基地 校内实习基地: (1)地理信息技术与工程实验中心、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实验室、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旅游管理实验室等3个实验室,2个学生机房、1个地理信息技术校内实训基地,共有电脑150余台及相关输入输出设备; (2)与安徽省林业厅林业勘测规划设计院共建“林业基础地理数据生产基地”; (3)与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建“GIS人才培养基地”; (4)与滁州市安业达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地理环境虚拟与地质灾害评估实验室”。 校外实习基地: 我系一贯重视的实习工作。为了多方了解用人单位信息,使实习内容与学生专业更加对口,我系不但利用系网站提供大量的专业实习信息,还积极组织分管领导和班主任去用人单位进行直接沟通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