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迁移能力是指能够将学过的知识在新情境中得以应用的能力,也就是已有的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影响。这种能力因被广泛地运用于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研究表明,人们已对迁移过程中复杂的认知活动有了较为科学完整的认识,即迁移的过程由审题、联想、分析类化等几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认知成分构成
如果我们将这一理论应用于语文教学,它一定会产生特别广泛的指导意义。因为语文学科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已有生活经验的总结,使认知达到独立创作的迁移,并且可以不断运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在阅读中培养概括能力――迁移的基础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好材料,比如:小说可以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性格;杂文可以通过对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的含义;诗歌可以通过对意象,意境的解读,体会诗人隐匿于心的种种情怀等等。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恰当的概括,可以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觉得可以尝试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概括的练习。中学语文教材,都是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的,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在教学中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可以完成有效的知识迁移训练。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散文,分别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陆蠡的《囚绿记》,虽然三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有一定跨度,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是紧扣题眼写景状物的散文。如《荷塘月色》围绕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写出了月下游荷塘的心情起伏,《故都的秋》道出了对“北国之秋”的深沉怀想,《囚绿记》则以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内心对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与追求。于是我们就归纳出了这一单元散文的共性:借助客观景物表达主观深情。其他单元学习也可以依此类推,学生很容易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明确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概括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通过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就能对它产生完整、准确的认识,从而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二、在阅读中提高联想能力――迁移的关键
联想,是由此及彼的思考,这是一种使概念相接近的能力,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刘勰说:“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就是强调联想的重要性。对所学知识和以往经验进行高度的浓缩和概括,在解决新问题时,就能让映象激活旧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准确的联想,可以使旧有的知识得到有效的迁移
诗歌阅读教学,对联想能力的要求更高,通过联想实现迁移。比如学习屈原的《离骚》,先放一段慷慨悲怆的古乐,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充满感情地诵读,“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把自己对诗人的理解同作品、音乐融合起来,体会作者反复倾诉对楚国命运的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权贵集团斗争的强烈意志。在学习《念奴娇带到浩瀚的长江,回顾赤壁大战的历史足迹,激发学生的豪迈情怀,在心中充满激情之后,再去体会作品,把握词意。除此之外,还可以借用图画引发联想,比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比如“孤舟蓑笠,独钓寒江雪”等,都可以通过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联想旧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挖掘出诗歌深蕴的内涵
为了让学生充分地展开联想,语文课堂经常会借助音乐、绘画形式,提供与新课题有关的条件,创造适当的情境,用联想的方式,激活头脑中相关的知识结构,回想起旧有的知识经验,使新旧知识自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三、在阅读中形成分析类化能力――迁移的目标
所谓分析类化能力,就是通过分析旧知识与新问题的相似点与相关处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阅读中,我们常常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新的问题,也就是实现知识迁移的目标。这类迁移,是在已具备高度概括的知识经验和合理准确的联想能力的基础上,加上老师的因势利导,使新问题迎刃而解的过程
例如,我们在学习《祝福》时,通过小说对祥林嫂三次肖像描写的对比,重点讲析了“画眼睛”的手法,并概括出通过“画眼睛”的手法可以反映人物的遭遇和心理历程,并揭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尤其是祥林嫂死之前“只有眼珠间或一轮”的描写,更成了学生记忆中难忘的一页。那么接下来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就可以深入地将人物肖像描写中的眼睛部分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4S501-1_球墨铸铁单层井盖及踏步施工_给排水图集.pdf VIP
- 2025下半年全国房地产经纪人考试(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精选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KET词汇表(英文中文完整版).docx VIP
- 湖南省娄底市房地产经纪人考试(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题库及答案(2025下半年).docx VIP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doc VIP
- 1998—2019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详细解答(历年真题).pdf VIP
- 《涉江采芙蓉》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北京地区出土的战国刀和布.docx VIP
- 三至六年级科学实验手册.doc VIP
- 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护理查房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