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谚语生成发展认知解读
谚语生成发展的认知解读 摘 要:本文以嘉兴方言中的谚语为例,从认知视角解读谚语生成与发展的特点。对不同的自然文化环境,人们会有不同的体验;这些不同的生活体验在谚语生成中就会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体验性是谚语生成的基础,而隐喻则丰富了谚语的内涵与外延
关键词:谚语 体验性 认知 隐喻
一、引言
谚语是一种民间广为流传的固定语句。它源于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反思和总结,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经验。因此,谚语的研究视角较宽,既涉及到民俗学又关涉到语言学,既有对汉语谚语的本体研究,也有对跨语谚语的对比研究。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认知观为解读谚语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本文以嘉兴方言中的谚语为例,在认知隐喻的框架内讨论谚语的生成和发展理据
二、谚语生成的认知理据
(一)谚语生成中的体验性
体验认知观认为,人类的生活体验是人类概念、思维、推理和语言形成的基础。从根本上说,人类的心智和意义表征都源于身体对环境和外部世界的感知经验(王寅,2014:506)。同样,语言活动与我们的身体体验也密不可分。语言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感知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语言的表达形式必然反映了外部客观世界和人类认知的特征(王寅,2007:114)。话语产出和理解建立在人类身心对于客观外在世界体验的基础之上。作为语言的一部分,谚语必然继承了语言的这种体验特点。人们把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日常活动或现象通过隐喻形式表述出来,形成带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谚语。体验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谚语中反映了人们的衣食住行、气候农事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
(1)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2)吃菱吃水鲜,吃藕隔宿甜
(3)三碗四盆子及勿来一碗炖螺
(4)羊肉勿吃得,惹了一身骚
(5)金窠银窠及勿来屋里着狗窠
(6)慢船抵牛力
例(1)表述人们对气温变化的直接感知,大致意思是:端午节之前天气尚冷,此时冬衣不要收藏起来;即便过了端午,天气还可能会突然降温。例(2)的大意是:吃新鲜的菱才水嫩多汁,吃藕就算隔夜也是甜的。该谚语的隐喻义是:做事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这个谚语和嘉兴这个江南水乡雨量丰沛、水生植物多直接相关。可供食用的水生植物,动物类的河鲜也是水乡人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品。例(3)的大意是:螺的味道鲜美,螺汤更是鲜上加鲜,一碗酱爆螺或是高汤螺触动的味觉是三四碗普通菜品远远抵不上的。我们知道,嘉兴以湖羊出名,湖羊吃水草长大,肉质细腻,水乡古镇的街头巷尾都能闻到红烧羊肉的香味。但是羊肉膻味重,有时候吃不上羊肉反倒弄得一身羊骚味就得不偿失了。例(4)比喻人没捞到好处,却惹了一身麻烦。例(5)在我国其他方言谚语中也经常出现,说明了谚语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所具有的共性关系;该句谚语意思是:外面再好的居住条件也不及自家住的舒适自在。嘉兴是“鱼米之乡”,旧时水道纵横,桨声?G乃,人们出行和运输货物多靠水路。当船满载货物的时候质量就变很大,虽然速度慢,但是动量大。显然,例(6)也是源自人们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
除了衣食住行之外,嘉兴方言表述气候农事的谚语也有很多。嘉兴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特点。当地谚语准确反映了嘉兴地域的气候农事特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例如:
(7)五月黄梅好种田,错过黄梅勿种田
(8)立夏晴,蓑衣笠帽满田塍,立夏落,蓑衣笠帽立壁角
例(7)这个谚语与嘉兴的气候和农事相关。宋朝范成大在《村居即事》中就曾写道:“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在嘉兴,黄梅时节农事繁忙,刚忙完春蚕又要开始忙种田,种田需要大量的水。人们把从多年在气候农事中摸索出来的经验以谚语形式表现了出来。例(8)这个谚语体现了“蓑衣笠帽”曾是江南水乡的一大特点;现在虽然农业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蓑衣笠帽已不常见,但作为谚语还是流传了下来。其大意是:如果立夏时候天气晴朗的话,农忙的时节会下雨。如果立夏下雨,农忙那段时间天气会晴朗
嘉兴是丝绸之府,蚕桑之地,像“蚕熟一昼时,麦熟一场尿”“春分前后晴,桑叶加一层”等源于生活体验的谚语比比皆是。可见,谚语内容涉及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是人们的认知和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
(二)谚语发展中的隐喻认知观
如果说体验性是谚语生成的直接来源,那么隐喻便是谚语生成和发展的一个间接来源。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思维和认知方式;它能把谚语的本意映射到其他层面。Lakoff和Johnson(1980)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通过大量的例句证明了语言和隐喻认知之间的密切联系。隐喻涉及两个概念之间的映射关系,即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一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开健康管理形考作业1-4试题及答案.docx
- HSE作业指导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 VIP
-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课件.pptx VIP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 VIP
- 【TiKTok运营】TikTok变现方式全解析-市场营销策划-TikTok市场分析报告-TikTok.pptx VIP
- [教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doc VIP
- 常见的5-6幼儿绘本故事《汽车是怎样跑起来的?》课件.ppt VIP
- 少儿美术创意PPT课件《夏日荷花》.ppt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三氟化硼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项目板桥山隧道施工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