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赫哲族饮食文化保护与发展浅议.
赫哲族饮食文化保护与发展浅议 [提要] 赫哲族世居我国东北边陲,拥有着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文化。他们以渔猎为生,栖息于白山黑水之间。三江流域盛产的“三花五罗”为其饮食提供了特色的食材,独特的自然条件及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赫哲族独特的饮食文化。在追求美食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加强赫哲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传承,加快发展饮食文化产业,注重消费者体验,加大体验营销与组合营销的力度,重视食品安全,有利于把赫哲族独特的饮食文化打造成为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饮食文化品牌
关键词:赫哲族;饮食文化;发展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一般项目(16MZB01);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2016D087);佳木斯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Cxtd-2016-04);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6JDMS32);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0222058);通讯作者:陈学军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赫哲族饮食文化保护与发展浅析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8日
一、赫哲族饮食文化的形成原因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赫哲族在历史上被称为“鱼皮部”,人们以渔猎为生,食其肉,衣其皮,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赫哲族饮食民俗的形成与赫哲族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厚的文化内涵
(一)地理环境。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共有5,354人。赫哲族人口少,居住分散,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以及佳木斯市郊区敖其赫哲族村和抚远市抓吉赫哲族村。赫哲族的饮食文化是由其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所决定的。赫哲族主要分布于东北三江平原地区,聚居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沿岸。三江沃野,泡沼密布,山水纵横,渔猎资源异常丰富,为赫哲人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居住在此的赫哲人来说,则是靠山狩猎,靠水捕鱼。“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便是对这里资源丰富的生动描述。“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正是对赫哲人渔猎生活的真实写照
(二)历史背景。赫哲族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依靠渔猎为生的民族,“夏捕鱼作粮,冬捕貂易货以为生计”。赫哲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以渔猎业为主,采集业为辅。在明清时代直至近代都是以鱼肉兽肉为主食,而采集则可以补充渔猎数量的不足,同时可以调整和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还能起到调味、增色的作用。清朝末期,闯关东的汉族人口在赫哲族地区显著增加,农业在赫哲族地区兴起,加大了植物类食物在赫哲人饮食结构中的比重。随着历史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日益多元化,赫哲人的饮食日益丰富起来,逐渐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饮食文化品牌
二、赫哲族饮食文化保护时不我待
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人对赫哲族的了解不足,有些认识较为片面。说到赫哲族,有的人想到的是赫哲人最喜欢吃鱼,而对其他的方面了解不多。赫哲人最喜欢最常见的食物是鱼,毕竟他们是渔猎民族,顾名思义,鱼是其主要食物来源,但是他们不是光吃鱼。虽然赫哲族早期几乎不从事农业生产,虽然鱼是他们的主食,但这并不意味着赫哲族只吃鱼。除了鱼之外,他们还在山林间捕获猎物食用,后来受外族影响也出现了粮食作物。现如今以赫哲族饮食为卖点的菜馆广泛分布在佳木斯、同江、饶河、抚远等赫哲族聚居地及其周边地区,这样的菜馆或者饭店往往有赫哲族炖鱼或赫哲族鱼馆等字样,以赫哲族饮食为经营招牌。但有不少菜馆仅仅是以赫哲族饮食为噱头,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弘扬赫哲族饮食文化,主要目的是为了谋求利益更大化,吸引消费者眼球。诚然,餐馆可以作为赫哲族饮食推向大众化的重要手段,但不能仅限于此,还应加强宣传,例如互联网宣传,政府扶持树立赫哲族饮食文化品牌,赫哲族特色饮食申遗等。此外,尤其重要的是赫哲人在自身生活中推广与弘扬本民族的饮食文化,以此为傲。由于和外族通婚,地地道道的赫哲族人口正在逐渐减少,政府的扶持与自身经济的转型使得赫哲人不再需要重复着以往的渔猎生活方式,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的影子依稀存在于当今利益化的社会旅游之中,可以说赫哲族传统饮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任重道远
三、赫哲族饮食文化产业发展建议
(一)运用体验营销。我们可以借鉴老字号餐饮企业“全聚德”的经验,依托赫哲族鱼馆,充分运用自身特色,完善配套的硬件设施,突出赫哲族渔猎文化主题,以环境烘托文化,以体验了解文化。体验营销不仅可以提高顾客的参与程度,使顾客不仅仅是品尝美食而已,而是将消费者带到氛围之中,亲自参与到复原的赫哲族日常生活场景之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