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标历史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语文课程标准的历史发展 第四章 语文课程设计 时间 名称 提出部门/提出者 1903 《学务纲要》 清政府 1912 《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 国民政府 1923 《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 《国语课程纲要》 北洋军阀政府 1929 《国文课程标准》 国民政府教育部 1936 《中学国文课程标准》 国民政府教育部 1949 《小学语文科课程标准》 《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 蒋忠仁 叶圣陶 1956 《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 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 新中国教育部 1963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教育部 (叶圣陶、 吕叔湘、张志公) 1978-1980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及修订版 教育部 1986-1990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及修订版 国家教委 199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国家教委 时间 名称 提出部门/提出者 199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国家教委 2000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教育部 20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教育部 2011 《语文课程标准》 教育部 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课程基本理念 理念:①信念 ②思想观念 语文课程理念,目的是提升语文课程的理性程度,重在为语文教育实践提供一种理性规范,是语文教育的指导思想,是语文教育规律的一种诠释。 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就是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 语文素养 1、语文知识。语言知识包括语言的积累,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初中阶段课外阅读不得少于400万字,背诵的优秀诗文不得少于240篇(段);掌握最基本的汉语拼音,汉字,标点以及语法修辞知识;一定的文史常识和其他知识。这是语文素养养成的基础。 2、语文能力。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感力等。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 3、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前面三点是从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度来分析语文素养的 语文素养 4、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 5、健康的情感。 6、养成良好的个性。 7、培养健全的人格。 5、6、7、这三点是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来谈的。而第四点作为方法则贯穿于整个素养形成的整个过程。 课标中规定的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 1、热爱祖国语文——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表现 2、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正确态度:尊重语文的态度;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崇尚真知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的态度 3、丰富的语文知识 4、扎实的语文能力 5、较强的语感 6、发展的思维 7、良好的个性 8、健全的人格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一、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与学生反应的多元性。 二、语文课程是实践性与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结合。 三、母语学习重在感性把握。 四、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三、自主合作探究 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1、问题性。探究性学习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学。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由主动接受现成的答案变为主动探究事物的究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实践性。鼓励学生自己利用工具书、图书馆、网络搜集需要的信息,确定研究的主题并查阅作家作品及相关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自主合作探究 3、参与性。在教学中教科书的编者、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学习的共同体,三者平等参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 4、开放性。探究性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更鼓励学生敢于尝试不同的方法途径探索问题,从而寻求不同的答案。鼓励学生从所谓的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你认识它吗?(出示实物葫芦画作) 生:葫芦。 师:看老师把它们写在黑板上。 师:你试着拼一拼它们的读音。 生:拼读“葫芦”。 师:你能连起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